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6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康桥之恋的忍受者
  ■杨邹雨薇

  一直想,陆小曼这样的一个女人,就像一朵凄风冷雨中摇曳的玫瑰,何等的美丽,又何等的叫人心痛难堪。

  我写此文并不是要为她翻什么案,因为这样的翻案并不为陆小曼的性情所喜,也是会亵渎她的。她生前便不在意那些恶毒的言语,死后又何必在意他人的评说?在意的,只是我们这些凡俗尘子,我们只是用别人的故事满足自己的好奇,用别人的故事来做一次道德真君。可是我还是不能免俗,不能不把这些绮丽而凄婉的故事从前尘旧土中掘出,我唯恐我喜欢的那些人被一次次误读,最终失去了她们原本姣好的面容和美好的品性。

  在民国两个著名的女性林徽因与陆小曼之间,我毫不掩饰自己对陆小曼发自心底的偏爱,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一些人关于陆小曼偏见的鄙夷。像沈醉那样的一个做了大半辈子情报工作的人,写个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戴笠》中提及王庚与陆小曼之事还风马牛不着招调,我对其他人等的人云亦云的流言更不足信。

  把别人的事添油加醋甚至随心所欲的杜撰,可能是某些人的“人性”之常情。只是却无端地对他人造成亵渎与歪曲,乃至影响后人对其的评判,便觉得实在可恶。

  对林徽因,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字《林徽因:三个男子成就的美丽》,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她,但也遭致一些徽因迷们的反对。人们希图于心中的偶像完美无瑕也无可厚非,舍不得别人哪怕半点的微词都是情有可原的。我的意图倒也不是为了推倒一个偶像,只是希望女性朋友们能从林徽因真实的原貌中懂得,生活原是活生生做不得半点假的,你的疼痛与哀愁也仅仅都是自己的,别人是不会掀开你光鲜的表面来窥视你的里子。

  一代名伶阮玲玉在1935年的含恨离世,便是那个黑暗社会道德下的牺牲品,而陆小曼却始终如一朵俏俏然开放的玫瑰,每年都依时而开,绚烂夺目与他人无关,只是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芳华。

  很难说,陆小曼之于徐志摩是幸还是不幸。徐志摩之前,陆小曼便是名动京城、享誉大江南北的美女才女,其声誉之盛更有胡适之先生所云:北平不可不看的一道风景。 我所知的林徽因,在于徐志摩之前,断无这样的美名远播。林徽因从徐志摩之诗歌中款款走出,充满了诗情画意,自有一番先声夺人之势,也因此在诗人的词句中被人怀想被人惦念。 陆小曼在徐志摩未曾出现之时,其才学品貌便已经获得了当时诸多名流大家们的赞美与认可。梁实秋曾描写她道“面目也越发清秀端庄,朱唇皓齿。婀娜娉婷,在北平的大家闺秀里,是数一数二的名姝”。

  陆小曼从来不需徐志摩的声誉而抬高自己,她的学问才情是如春水流溢于青山翠谷的轻盈与灵动,如飞鸿划过天际的云弧般清凌而飘逸。拜倒在她的美名之下的名人逸土数不胜数,甚至在她最潦倒的年月中,也因其未曾消褪的那点风韵而叫人心悦诚服。

  记得苏雪林在1989年给赵清阁的信中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到陆小曼的情景,那是徐志摩在坠机身亡之后的事。彼时,小曼正沉浸在失去徐志摩的哀恸之中,伤心与悔恨叠加,病痛在身,几近被折磨得没有了人形,但她一直在默默忍受。“我记得她的脸色,白中泛青,头发也是蓬的,一口牙齿,脱落精光,也不另镶一副,牙龈也是黑黑的。不过虽然这样憔悴,旧时丰韵,依稀尚在,款接我们,也颇温和有礼。”(苏雪林《徐志散文》)。著名画家傅抱石第一次拜访陆小曼,也是与赵清阁还有戏剧家赵太侔、俞珊一起在她家讨论京剧《霸王别姬》。从她家里出来后, 对赵清阁他们说:“陆小曼真是名不虚传,堪称东方才女;虽已年过半百,风采依旧。”

  这样的女性,不会被岁月的年轮碾压成泥,她总会有暗香盈动,在你不经意间沁入心肺,而难以忘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走归阳
解放鞋
康桥之恋的忍受者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康桥之恋的忍受者 2020-06-12 2 2020年06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