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游公司表示,旗下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接入工作,严格实施账号实名制度,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深化,不失为一种事前预防的好办法。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个自网游诞生之日起便存在的难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疫情期间,长期居家的未成年人在网游中过度沉迷、过度消费等问题被进一步放大,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家长不断指责游戏运营商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诱导孩子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运营商则为自己喊冤,认为管教孩子适度娱乐是家长和学校的职责。
此番网游运营商主动将“人脸识别”这一前沿科技应用于网游实名认证,不仅表现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诚意,对于堵住防沉迷系统的漏洞也将发挥积极作用。虽然目前这还只是个别运营商的“自选动作”,但至少在一些热门游戏中,未成年人想要绕开约束实现“无限畅玩”,光靠过去冒用、伪造身份信息注册账号的小聪明已行不通了。
进一步讲,主管部门或可回应公众期待,大力推广“人脸识别”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应用,使之成为各运营商的“规定动作”,并推动建立账号时长共享机制,防止有的未成年玩家一个个游戏换着玩。另外,针对频发的网游过度消费现象,也应要求玩家在充值时通过“人脸识别”进行验证,使未成年人消费真正得到限制。
需要提醒的是,网游运营商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当向用户承诺并严格履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各项义务,妥善保管各项注册认证信息,从源头上减少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进而打消公众在接受这项技术时存在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