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廖一霖 张懿静
武汉解封以来,各社区防控仍不可松懈。在武汉某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和家属们在出入家属小区时只要拿出手机扫描门口的二维码,信息瞬间就载入了后台管理系统,能自动辨识进出人员的近期流动和与感染人员的接触状况。这套信息系统的设计者就是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电信学院的毕业生曹涛。自疫情暴发以来,曹涛全身心投入到IT抗疫的战场上,先后参与研发了50余个小程序助力防疫和复工复产,除了学校,还广泛用于铁路、医院和银行等单位。
“智能报修宝”
成就智慧校园IT小能人
曹涛是祁东人,1996年出生,从小就对电脑编程有着浓厚兴趣。在湖南高速铁路职院学习期间,他在老师指导下开发了一系列智慧校园应用服务,“智能报修宝”就是其中代表。该系统让师生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上完成报修,后勤处根据报修信息不仅可以合理安排维修时段,还能将维修情况及时反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智能报修宝”于2016年6月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后又经腾讯公司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在全国高校推广,目前已累计在500多个高校接入使用,该项目在2017年腾讯QQ智慧校园应用开发暨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此外,曹涛利用自己编程特长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在“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技能建功荣获
“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
2018年6月,曹涛毕业后因成绩优异、技能突出被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录用,分配到昆明电务段。为了将技能特长更好地融入本职工作中,他不断钻研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融合,经常给段里和集团开发一些实用、便捷的工作小程序,颇受大家好评。2018年他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这次IT抗疫的经历始于临危受命接受单位布置的紧急任务。今年春节是他工作后第一次休假回老家,1月24日,刚到家就接到单位电话,要他筛选本单位与新冠肺炎患者同乘的情况。在操作中他发现由于数据繁多杂乱,很难准确追踪到是否与确诊患者同乘。于是,萌生了利用微信开发同乘车次查询小程序的念头。他利用大学时期积累的编程知识,埋头苦干三天,小程序终于出炉。他迫不及待用其进行单位人员出行信息测试,程序十分好用,能迅速排查出与患者同乘的信息。
白天忙得顾不上吃饭,晚上通宵写代码直到天亮。他说:“这些程序提高了防疫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们交叉感染风险,并且给段里的同事、更多的人留下了假日的安宁与欢乐。”
公益服务助力复工复产
跑出“加速度”
在开发同乘车次查询小程序获得成功后,他提前回到工作岗位,又陆续在本单位企业微信平台上发布了职工疫情调查、疫情同乘车次查询、职工健康每日打卡、疫情人员位置自动上报等多个应用小程序。同时,他还加入了腾讯战“疫”开发者联盟,为全国各地的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抗疫志愿服务。武汉市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人员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其中一项。
此外,他还为河南省某定点医院开发了人员进出登记系统,为黑龙江省某银行分行开发了电子通行系统等,从1月底至今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一共开发了50余个和抗疫有关的小程序,为三家单位提供了远程技术支持,大大地提高了抗疫工作效率。只要是抗疫或复工需要,他有求必应,不计报酬,全部都是公益志愿服务。
现在,曹涛一面坚守岗位,一面继续关注防疫抗疫最新动态、关注母校复学的准备近况。他表示,只要母校有需要,他将继续为学校、企业提供远程技术维护等公益志愿服务,帮助更多的单位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