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分别较上一期下调20个和10个基点。这是自去年8月LPR改革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
作为LPR报价的基础,4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利率较前次下降20个基点至2.95%,带动当月LPR两个品种报价下调。
去年8月17日,央行宣布将LPR作为各银行新发放贷款的主要参考,LPR每月20日产生一次,其调整有比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LPR下行可带动企业融资实际利率下行,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自央行改革LPR形成机制至今,已发布9次LPR。目前,1年期LPR较首期下调了40个基点,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挂钩的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调了20个基点。
更大力度促进融资成本下行
专家表示,此次LPR报价下行符合市场预期,与此前央行接连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及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有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一方面,3月30日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至2.2%,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边际资金成本下降;另一方面,4月15日MLF中标利率同步下调20个基点至2.95%,LPR报价基础已经下行。此外,4月15日定向降准实施,也推动了银行资金成本下降。这些都为此次LPR下行创造了条件。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这表明政策利率向贷款市场利率的传导效率明显提升,加码后的货币政策力度进一步向贷款市场传导,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成本下行。
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短期冲击较大,进一步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非对称式降息,释放稳楼市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LPR再次出现非对称下降,与一年期降幅不同,5年期以上LPR下调了10个基点。
温彬认为,这体现了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一以贯之的调控意图,释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流动性合理充裕,要特别提防资金脱实向虚,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宏观政策需要更大力度实施逆周期调节。专家表示,要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降准和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
王青认为,下一步包括MLF利率在内的政策利率体系还有调整空间,这也意味着LPR报价还有进一步下行空间。今年3月存量贷款利率定价基准转换工作如期开始,LPR应用范围更广,对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作用愈发显著。下一阶段,要继续释放LPR改革潜力。
董希淼认为,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仍有不少中小微企业“喊渴”。应进一步改革完善LPR相关机制,以改革的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逐步下降。同时,支持中小银行拓宽资金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推动中小银行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
房贷族迎利好,月供将会减少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此次LPR利率下调是整体宏观金融市场宽松对房贷市场的传导,有利于降低存量月供负担,25年期的100万元(人民币,下同)贷款,每月月供会下降60元左右。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嫱指出,从以往降息来看,利率下调会加速购房需求的释放,再加上近期政府频频在供给端释放出宽松迹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购房者入市更为坚定,或带动市场交易量上升。
许小乐也表示,这次是LPR改革以来的最大降幅,有利于提升市场预期。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节奏依旧较慢,以二手房为例,重点城市的房源平均销售周期为120天以上,绝大部分城市的价格调涨比例不到30%,“买方市场”的特征依旧明显,LPR的下降能够促进购房需求释放。
非对称降息意味着政策层面对楼市过热一直保持警惕。王小嫱指出,此次降息1年期利息下降基点(20个)明显大于5年期下降基点,因为5年期以上的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高。这也体现了坚持“房住不炒”,释放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的信号。
建诚晟业联合创始人、首席研究员何田也认为,非对称降息表明官方对信贷放松可能导致的房价反弹和房地产金融风险依然警惕。
综合新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