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们给予了许多遐想,“2020”也被昵称为“爱你爱你”。
我们曾经设想过许多种美好欢乐的启幕方式。
但我们从不会想到,它会以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拉开序幕。
这场疫情打碎了我们许许多多美好甜蜜的设想,也使我们前行的路变得艰难——
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因此要改变。
许多人的美好计划要成为泡影。
许多创业者已开辟的大好市场要失去。
许多企业可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
……
一场疫情,一次变故,影响波及到的是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
没有人、没有企业不会因为这场疫情而感受到前路的艰难。
前路艰难,但必须前行,这是我们无可选择的方式。
面对艰难,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是,我们将以怎样的心态前行。
我们可以一路埋怨,骂骂咧咧,漫无目的。
我们可以自暴自弃,听天由命,走哪算哪。
我们可以带着希望,百折不挠,探寻好路。
前两种走法容易,但真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如果我们带着希望前行,百折不挠,说不定会闯出一条新路——
人生会有新收获,企业会有新发展。
因为带着希望前行,我们会在困难中寻找机会。
中国有一句俗话: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危机到来时,有危险的处境,也伴生机会的产生。
2003年非典时期,阿里一位员工因发烧疑似非典,全公司的人都被隔离。阿里的C2C网站淘宝刚创立,在许多人看来,它是生不逢时。
此时的马云如果选择自暴自弃,听天由命,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了。
一向不愿服输的马云做出了一个决定,让全部员工在家办公。结果阿里的业务不仅未中断,电商业务量反而迎来了巨大增长。正是这次非典的危机,给他们带来了机会,在家办公的方式加速了阿里的发展。
据阿里巴巴的内部统计表明,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一季度,网站的注册用户增长了50%、点击量增长了30%。
当危机过去,马云谈到了他的感受:非典的时候被隔离,有多少人心里很难过,认为是灾难。但是,过去了以后,所有人都认为那是机会……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都必须在非常残酷的形势下经受洗礼。
因为带着希望前行,我们会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2003年,非典来袭,周鸿祎也经受了巨大的考验。
作为中国互联网安全企业360集团创始人兼CEO,知名投资人的周鸿祎,大学毕业后,从1995年始,就职于方正集团,从普通程序员做到研发中心副主任、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1998年10月,为了完成“让中国人能用自己的母语上网”的理想,28岁的周鸿祎创建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3721的名字由“三七二十一”而来),并在同年推出了3721“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开创中文上网服务之先河。2001年,3721公司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率先宣布盈利。正当公司走上正规不久,非典突如其来。面对这场灾难,当时大部分企业都停掉了业务,大部分商业行为处于停滞状态 。
此时的周鸿祎是坐以待毙?还是努力前行?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兴奋剂。
希望做大公司的周鸿祎选择了出击,他认为现在没有人去做生意了,而这正是自己去全国各地推销产品、抢占市场的大好时机。于是周鸿祎开始戴着口罩频繁地坐飞机,到全国各处去见代理商。百折不挠的周鸿祎频繁出差,频繁去见代理商,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公司的收入大涨。2003年底,雅虎出资1.2亿美元收购3721,刷新当时中国互联网收购案的最高金额。
因为带着希望前行,我们会有勇于开辟新路的气魄。
强大的勇气、崭新的意志——这就是希望。
刘强东今天能作为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出现,同样有非典的洗礼。有人说,没有那场灾难的洗礼,也许就没有今天的京东。
2003年,29岁的刘强东正在中关村开始零售行业创业,此时的京东已经做到八九千万元的销售额。按照规划,京东将在线下扩张门店。在非典中遭受重创的零售业,让刘强东的店铺门可罗雀,短短20多天就亏了800多万元,对于公司账面只有两三千万资金的公司来说,如果按照这个亏法,即将面临关闭。
面对这样的现状,刘强东决定壮士断腕,不仅放弃线下扩张门店的计划,还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关闭实体店,彻底转型做电子商务。2004年1月1日,京东的前身京东多媒体网站正式上线,从此京东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2003年的非典和今天的疫情,都是一次灾难,都给我们带来了千难万阻,马云、周鸿袆和刘强东在灾难中崛起的事实告诉我们:面对灾难,有了希望则有了努力前进的动力、有了克服困难的力量、有了奋力争先的勇气。
如果我们带着希望奋力前行,前路不会只有艰难,也会有鲜花和掌声,我们一定会演绎精彩,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为,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难,走下去,定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