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1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其“偷偷回家”,不如常回家看看
  ■李咏瑾

  近日,“偷偷回家时家人的反应”这一话题火了,不少网友被戳中泪点,并在频繁互动中将其顶上各大平台的头条。在网上热传的视频中,打开门的瞬间,家人踉踉跄跄张开怀抱直奔而来,“见到你,眼里有了光,脚下生了风”。

  决定今年过年回家的人,看到此情此景眼睛一酸,恨不能立马飞回家人身边;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返乡团聚的人,看到这条视频恐怕更是心有戚戚。在众多网友评论中,有一条格外引人关注:“好温馨、好接地气,分享到朋友圈希望儿子能看到。”这可能又是一位留守老人,希望通过这种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得到孩子的关注,获得更多团聚的讯息。

  “偷偷回家”系列视频走红的背后,是人们关于“怎样过好年”的真实诉求。人们希望有更长的假期陪伴家人,或有更优质的交通服务保障让回家路更顺心,或在不变味儿的年俗中寻回时间的记忆。在近年的地方两会上,适当延长春节假期的话题屡被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心声。可喜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团圆”的理解也更多元,“反向过年”渐成潮流。一些旅游出行平台的相关数据也显示,“合家欢”旅游正成为更多人的过年新选择。

  去年,一则名为《啥是佩奇》的短视频席卷社交网络。视频中,爷爷带着自己亲手焊接的小猪佩奇玩具进城和儿子一家过大年,影片最后定格在了一片暖意融融的合家欢场景中。但在团圆结局之后,现实可能是这样:春节一过,被短暂接进城的老人又返回乡村,重新成为孤独的空巢老人。对这些“半隐性群体”及相关的关爱问题,我们更应给予长期关注。

  有网友说,让家人朋友揪心等待太久同样也是一种残忍。那些想要模仿热门视频“不通知家人而搞突然惊喜”的人,与其刻意制造一年只见一次面的惊喜,不如常回家看看,与家人多几次团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圈”心相处,风正一帆悬
“不让蒸馒头炸丸子” 的误解本不该有
流动中国,在悄悄诉说什么
与其“偷偷回家”,不如常回家看看
说道说道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与其“偷偷回家”,不如常回家看看 2020-01-21 2 2020年01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