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五年前,我在常宁乡下初中教书,应本县乡下罗桥中学教书的师弟邀约,第一次去罗桥。
那时候,我们都是光棍一个,平时经常互通电话。但师弟明显比我混得好多了。他在罗桥中学做教务,是学校的红人。我只能在学校当班主任,是学校的忙人。
我从灰尘滚滚的班车上下来,师弟正在公路旁等我。他穿着拖鞋和西装短裤,十分休闲,一边挥手一边高喊我的名字。罗桥中学就在县道的旁边。不远处就是集市。
那时节,还没有G20岳临高速公路。中国印山那里还是一片石头和荒山,吴国威老师正在山上砍柴。因为不久之后,师弟就带我去了刚刚开始建设的中国印山。印山广场那里当年还是种满水稻的天地和几户人家。记得我们闯过几户人家的大门,还惊走了一群看热闹的湘黄鸡。
那是一个酷热的暑假。整个罗桥中学已经放假,只留下几个看校的老师和正在做资料迎检的师弟。师弟一直是个乐观派,在大学里做班长做社团负责人,风生水起。
他告诉我,罗桥以前是罗家桥,往南走过去就是庙前,再过去是郴州桂阳,隔壁是西岭、弥泉、板桥和三角塘。他拿起一份资料,念起来:罗桥街上从前乃是罗市,有上街罗家湾,中街夏家湾,下街下铺阳家。罗桥镇域面积106.33平方公里,辖19个村,1个居委会,378个村(居)民小组,10211户,总人口40593人。
他寝室里有电脑,电脑里可以直播电视。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他说,罗家桥是罗家湾的一座桥,就在学校旁的潭水河上去一点点。罗桥可不止一点点大,那边有依湖、车田,还有渔池、汤市。
他跟我说了一个故事:有个青年小伙到广东打工,找了当地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女朋友的父母问,是哪里人?他说,是汤市人。女朋友的父母说,汤市怎么样?他说,汤市大小也是一个市,比常宁县大多了。年底,小伙子带着生米煮成熟饭的女朋友回老家。女朋友下车一看,竟然是乡村小镇,就问,这是哪里?小伙子说,这就是汤市啊。
我们听了,都笑成一团。
2
鸡毛龙从屋子中翻滚着出来,带着腾腾的热气。
她的头昂起又低垂,硕大的身子不停地翻滚,仿佛凶神恶煞,在鞭炮声中在漫天的烟雾中穿行。这是中国民间古老的祈福仪式。每个凶神恶煞的表情背后,都是驱邪祛瘟的法宝,都有人民对美好和健康的深切祈求。
鸡毛龙是双龙,每条龙共七节,由龙头、龙筒、龙杆(龙把)、龙圈、鸡毛龙鳞片、龙背、龙肚皮、龙尾组成,组织舞龙队员14人,耍珠2人,扛字灯4人。整条龙都是手工自行制作,十分繁杂,挑选好无污染、无杂质、色彩鲜艳的鸡毛,插入杆筒内,一条龙身的鸡毛龙鳞片不少于2000片,构成“龙的骨架、鸡的羽毛、鱼的鳞片”。
鸡毛龙是在罗桥镇石盘萧家,据传也有300年的历史。“钟鼓乐调佳,鸟声弄来音秀丽。龙凤呈舞瑞,花色飞去风景新。”随着锣鼓声的不断变换,鸡毛龙也变换着多种形态。这是一种奇特的令人着迷的乡村文化,里面蕴藏的秘密有待有识之士解开。
3
鸡毛龙歇了下来。大家欢聚一堂,开始大快朵颐。许多从外地赶回家过年的人,都要叙一叙旧。饭桌上难得地出现了石盘贡米煮的米饭。
即使是在石盘村,石盘贡米也是很少,村民极少舍得自己吃的。据说石盘贡米以前曾经作为贡品献给皇帝,现在的价格也很高。
石盘贡米产于罗桥镇石盘垌,石盘垌方圆约3.5平方公里。这里种植的稻谷颗粒饱满,稻米晶莹透亮,洁白如玉。煮粥鲜稠味美,入口即化;蒸饭油亮适口,食味醇香。
为什么石盘的米煮饭好吃?原来石盘垌一带为砂性土壤,土壤肥沃,表层为黑色肥沃壤土,厚达30厘米,比普通水田耕作层要厚5—6厘米,之下则为淡黄色细沙,多为冲击土壤,成土母质内富含硅、磷、硒、铜、锌等多种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当地气候独特,群山环抱,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稻米灌浆结实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加之灌溉用水都是山泉水,洁净而富含矿物质。石盘贡米的水稻一年只种一季,保持使用从前的稻种,依旧用原始的方式耕作,实行有机肥施肥,不打农药,生产出纯粹无公害的水稻。
有位在京城工作的家乡人,每到秋天都会收到家乡寄去的几斤石盘贡米。他说,我要选在隆重的节日,喊上家人亲戚,热腾腾坐上一桌,与大家一起解一解久别离的乡愁。
4
我在师弟的罗桥中学少住两日,当时正是酷暑难耐。我们在罗桥老街上转了一转。老街不大,因为是下午时分,大多数商店都关门了。师弟说,早晨的时候最热闹。他们这里叫“赶天光墟”。
我们一起去了湖波垌。湖波垌是常宁第一大垌,号称常宁的粮仓。老人说,好鸟难过依湖垌。说的就是湖波垌太大了,绵延看不到边,连鸟也飞不过。其实湖波垌不过水田面积2410亩,整个田垌十分平坦,如今都是种植大户,大机械化作业,更显得稻浪绵延,声势浩大。
下冲村的驼背古樟,就在路边。樟树旁有几户人家,树下有浅浅的溪流。樟树上的铁牌写着樟树可能有350多年的历史。
樟树虬枝斜出几乎是贴着地面长着一段,然后忽然抬高了身子,直插天空。当地人都喊“驼背樟树”。不管树干如何扭曲,樟树都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随行的人说,驼背樟树是下冲村的地标。
后来再去罗桥老街,我才发现那些普普通通的门楼里,隐藏着几个据说在常宁很有知名度的野味店。他们从养殖场捉来野味,然后自己养一阵子,就说是纯粹野生的。但是价格也就老贵了。
我们掏出钱包,捏了捏厚度,觉得还是不够,于是很自觉地在大街上转一转,闻着不知从哪里飘出来的香味,打了几个响亮的喷嚏,然后转身上车,把罗桥集市远远地抛到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