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鹤唳华亭》之余再学点古代礼仪
  《鹤唳华亭》开播以来,以高密度情节、反转剧情赢得好口碑。该剧在礼仪文化上也独树一帜。该剧礼仪指导高静透露,《鹤唳华亭》从整体礼制到具体礼仪,都有历史典故、典籍作为参考借鉴,体现“礼”的美感,也追求美的境界。除此之外,团队还在剧中诸多“细节”上进行严格把控。比如太子行冠礼时的“雅乐”、太子独创的“金错刀”(宋朝一种书法)、张季鹰莼鲈之思的“故事”,以及莲花底座的温酒“瓷器”、来自《东京梦华录》的“蜜酥食”,都有文献记载,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彰显古风之美。

  晨昏定省

  《鹤唳华亭》最常见的礼仪动作就是叉手、作揖、跪拜,以及皇太子萧定权对其父亲的晨昏定省(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礼仪指导高静坦言,仅剧中大臣们所行的“拜礼”,大概就设计出30多种。所有的宫人、侍者都是叉手侍立及需要揖拜行礼的,行坐有法、动静有度,体现了古代的礼仪作为国家制度的森严有序,也体现了一种规矩下的仪态美。

  晨昏定省是皇太子萧定权每日里对其父王所行的礼仪,既显得琐碎,但又非常重要,因为这正是剧中反映君臣父子爱恨纠葛的底调。

  另外,一些特定场合下的跪拜大礼,也象征着相应角色的人生转折点,比如顾逢恩临出关前向太子行的叩拜大礼;李重夔在烟火绽放的夜空里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皇帝行礼;以及蔻珠在临刑前向他爱慕已久的皇太子行了三种不同程度的礼仪动作等,无一不展示着各种人物内心的激烈活动。

  叉手礼

  《鹤唳华亭》中出现的日常礼仪比较多的是叉手礼。古代的叉手礼种类非常多,比如《事林广记》里记载,左手把住右手大指,然后左手的小指到右手的手腕,右手四指伸平,这是开机前给演员拍定妆照时用过的手势。但是后来觉得这样好像翘起了一个指头,在衣服里面会有一个小包的效果,最后采用了现在这种手势,是参考宋代的一张古画,站在贵妃身后的侍女的一个手势,像含苞待放的花苞一样,显得比较中和典雅。

  剧中的礼仪部分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例如《事林广记》《武林旧事》《政和五礼新仪》《中兴礼书》《朱子家礼》《司马氏书仪》《童子礼》《老学庵笔记》《东京梦华录》《三礼图》《大观茶论》《茶经》等各种古籍资料。还有《大宋衣冠》《风雅宋》及大量五代及宋代的绘画作品。

  点茶

  《鹤唳华亭》中,多次出现参考《大观茶论》《茶经》复刻出的点茶场面,其中用茶筅击茶汤,使之起汤花的动作——“运筅”或“击拂”,这一点茶的重要手法贯穿全剧,成为萧定权与父亲之间情感起伏的重要线索。剧中,萧定权、卢世瑜、齐王都是点茶高手。

  笏舞蹈

  《政和五礼新仪》提到过搢笏舞蹈,《鹤唳华亭》对此进行了还原。礼仪组参考道教道长持笏礼天、《泮宫礼乐》《六代小舞》的礼乐舞蹈动作、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提到的“瞻笏”动作,设计出了“搢笏舞蹈”。这在以往的古装影视剧里,是没有过的。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多部佳作入选 “少年中国”作品名录
看《鹤唳华亭》之余再学点古代礼仪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看《鹤唳华亭》之余再学点古代礼仪 2019-11-27 2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