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村位于耒阳市黄市镇东部,由原株山村、白沙江村和凉亭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2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79亩,林地32000亩。全村辖31个村民小组,约1376户59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92人,现已脱贫22户59人,2019年脱贫9户28人。
发展产业、转移就业 吹响脱贫集结号
扶贫者:唐哲宏(竹海办驻黄市镇竹海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黄市镇竹海村位于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内,山多竹多,耕地有限,贫困户多为老弱病残者。扶贫工作队进驻以后,结合竹海村实际情况,以“发展优势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为指导思想,制定扶贫工作规划,培植“一村一品”产业项目为重点,经过扶贫工作队和竹海村支两委的充分论证研讨,决定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产业,作为竹海村的主要产业扶贫项目,并与湖南水木芙蓉茶叶有限公司签订利益联结协议,对贫困户进行全覆盖产业帮扶。
2018年,扶贫工作队以环境整治复垦的契机,先后在小田冲投入15万种植50余亩油茶基地,打造竹海村的“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项目。将竹海办后盾单位资金10余万元投到湖南水木芙蓉茶叶有限公司,按10%的分红,对35户贫困户进行全覆盖产业帮扶,并辅以养殖鸡、鸭、竹鼠、羊等家禽家畜为贫困户创收增收。
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蔡伦竹海风景区转移就业的优势,聘请贫困户谢振纯和他的妻子为景区的清洁工,并为贫困户谭奇坤、吴星火提供保洁景区道路的工作。此外,在游客中心和紫霞寺为贫困户谭云东、林显瑞免费提供扶贫摊点和小卖部,为其创收提供条件。
竹海村充分发挥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在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以及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下,贫困户的危房得到改造和修缮,贫困户的孩子们都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老百姓的病痛能及时得到医疗保障等等。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马路通了、路灯亮了,新房子一座座拔地而起,看到贫困户吃得饱、穿得暖,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虽然辛苦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今年是脱贫攻坚年,我们将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发挥蔡伦竹海景区转移就业的优势,吹响脱贫集结号,确保扶贫工作任务如期如质完成。
脱贫之路——
党的扶贫政策,重新点燃我对生活的希望
脱贫者:吴志军
2013年,我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造成下肢瘫痪。面对如此重大变故和巨额的治疗费用,我有了轻生的念头,但想起年幼的儿女还等着我去抚养长大,我必须坚强地活下去。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我家享受了教育、医疗、产业分红等诸多扶贫政策,我的老婆也在那时学会糕点烘焙技术,让我这个濒临绝望的家庭慢慢朝好的方向发展。如今,我的小孩都享受了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读书不用愁了;家里享受了低保,生活不用愁了;我的老婆也利用学会的烘焙技术,在街上开了一家小蛋糕店,再加上扶贫工作队发放的家禽家畜苗种,现在年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感谢扶贫工作队为我们带来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家看到了希望,对生活也有了盼头。
喜看变化
2018年以来,竹海村实施危房改造7户16人,易地搬迁3户9人,社会保障低保帮扶30户。公路硬化5公里,电网改造新增、变更变压器 6台、电杆120根,扶贫饮水工程5个,废旧房屋拆除320余间,农村厕所改造258户,沿江公路路灯亮化10公里。医疗保障全覆盖,全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大特大疾病救助项目,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家庭医生签约等三重医疗保障制度。教育帮扶17户28人,其中5人享受了“雨露计划”政策,4人享受高中生活补助,其他人享受了义务教育扶贫政策,无一人辍学。
扶贫日志(2019年摘登)
3月19日 参加竹海村脱贫攻坚“大清查、大整顿、大提升”动员大会,并与前任扶贫工作队正式交接工作。
3月26日 经过几天入户走访,扶贫工作队对竹海村35户贫困户有了初步的了解,及时更新调整了结对帮扶台账。
6月3日 制作、打印预脱贫可行性表格;联系落实端午节扶贫走访物资。
7月3日 对耒阳市回头看检查的问题,认真整改到位;给贫困户曹秋凤送去鸡饲料。
8月2日 召开竹海村会审会商专题会议,针对贫困户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9月12日 为林美花等三位易地搬迁贫困户送去沙发和椅子。
10月15日 与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谢阳生、吴昌笔等贫困户,核算人均纯收入,并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