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艳齐吗?我不认识。但自从读了他写的纪实文学作品《当代人涉世写真》,我开始尝试着认识他。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叫《一个青年作家的人生自述》。我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是因为它是一个作家来诚恳地谈谈自己所遭遇过的人,所经历过的事,所超越过的那些坎。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个记者。记者跑的面广,作家观察社会更深入。艳齐这个人,他一路走来,是怎样经历的呢?
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有这样几点感受:
人生的终极目标在于自我实现。艳齐是个有抱负的人,在茫然的知青生活中,“我自信我不会一辈子都属于庸碌劳苦,我自信有一个让我生命蓬勃茂然的春天终会到来。但这种自信无形中又给自己在精神上造成一种焦躁,那就像不安的大漠越无有雨水的润泽越会随风抛扬起弥天的黄沙。”这种对现有的生活的不甘,是作者奋斗的动力。正是恒久地持有这种动力,才使他从知青到抹灰工,从抹灰工到万人公司的团委书记。但即便是这样,仍然只是实现世人眼中的成功,却并没有达到作者的理想境界。他跳了出来,到了一家报社做记者。开始他全新的生活。这世间有两种状态更需要勇气和毅力:第一就是在现有的位置上继续奋进,坚持不懈。放弃往往比坚持更容易;第二就是在高位上能够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而果断调整。能够脱离舒适区向理想区漫游的人无疑是勇敢的,值得让人钦佩的。因为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自我实现。
对时间的珍惜是自我实现的保证。如果一个人的时间大部分都交给应酬,交给觥筹交错,交给莺歌燕舞,交给各种关系的搭建,那或许可以实现世俗的成功,却有可能离自我实现越来越远。要能够充分地实现自我,需要有大量的个人时间作保证。“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当你发觉在有限的生命里,你要做的事情有可能一放松就完不成,你会难忍焦急的。我真的怕我这一生一事无成。”正是这种对于时间的珍惜,才可能更充分地利用好自己的个人时间。
家庭琐事是必须绕过的坎。一个人时间总是有限的,对于已婚的人来说更加如此。对于一个想要争取时间自我实现的人来说,生活就是与时间的赛跑。他几乎每天都要与妻子、与孩子、与家庭琐事争夺时间。倘若妻子并不理解码字的这种状态,她会视你故意逃避家庭义务,推卸家庭责任,往往在你灵光乍现、奋笔疾书时,悍然地命令你。你的前功尽弃,你的灵感全无,你的烦恼顿生。如何有效地平衡家庭事务与自我实现,这是每一个文字工作者必须绕过的坎。
视野的广度会影响人生的丰盈度。没有其它任何一个职业能够像记者这样,可以广泛地接触到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精神风貌、不同生存状态的人群。作者的记者身份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鲜活的素材。他的作品中因此角色众多,呈现万千气象。无论是现实生活的视野,还是创作领域的视野,这种视野的广度,使得他无论是诗歌创作、纪实文学、电视剧本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创作均取得了不俗成就。而他又因为这个职业的缘故,形成了文字通俗、语言晓畅、情节动人的叙事风格。这使得他的各色不同的读者群,都能够普遍地接受他的作品,喜欢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