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船山诞辰400周年之际,我市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掀起了研究王船山、了解王船山的新高潮。而在另一个国际性平台——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由衡阳青年朱弘毅创作的《王船山绘本》也引起了国际出版界的关注。
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朱弘毅,是土生土长的衡阳人,从小深受家学影响,比同龄人更加熟悉王船山思想及其历史故事。他独辟蹊径,发挥美术设计的专长,首次通过绘本写意的方式塑造王船山形象,并出版了第一部以王船山故事为主题的绘本,为普及船山文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路径。
A
以艺术写意,设计王船山形象
朱弘毅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朱迪光在船山学研究领域耕耘多年,是船山学社常务副社长、湖南省船山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他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后,到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留学,获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能不能设计一套王船山形象,出一本小孩都能看懂的故事绘本?”近年来,绘本阅读在少年儿童中风行。朱弘毅回国后,便萌生了用绘本普及船山文化的想法。
2016年,在父亲支持下,朱弘毅开始了王船山绘本形象的创作工作。
为了准确塑造人物形象,描绘城廓、乡村、屋宇等人物生活环境,朱弘毅翻阅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仔细了解古代衡州的城市布局、建筑特点等,以求尽可能真实还原王船山生活过的场景与环境。
从后人流传下来的老年王船山画像来看,王船山身材适中、偏瘦,骨架较小,骨点明显。但仅仅是“临摹”画像,并不能完成所有创作工作。
朱弘毅走访了多位王船山后人,并结合南方人的体貌特点,最终确定了王船山的五官特征:面部既窄且长,脸型为典型的“甲”字型脸,下巴较尖;颧骨较高;耳朵较大,耳垂厚实;眼睛虽小但有神,双眼距离较短;鼻型较长且细,鼻翼较小;嘴唇较薄且小。
作为明朝遗臣,王船山一生不剃发,不改明人服饰。因此,朱弘毅笔下的王船山,佩戴着明朝特有的网巾和方巾。
最终,朱弘毅完整构思了少年、中年、老年三个不同时期的王船山形象。少年王船山五官清秀、举止文静,有书生气,服饰整洁而自然,动作得体,俨然有大家风范。中年王船山,身材清瘦,目光坚定而执着,有一代大儒风范。步入老年的王船山,老而弥坚,虽瘦削但愈发内敛,由内向外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B
打造文化IP
让更多人了解船山文化
“每一幅图画都力图还原历史真实,每一幅图都凝结了我的付出和心血。”朱弘毅介绍,因缺乏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他便邀请身边的家人、朋友模拟历史人物的动作、神态,从而获取创作灵感。
为让绘本内容更加丰满,父子俩相互配合,朱迪光从浩瀚的船山著作以及民间传说中提炼出王船山的十个故事,朱弘毅则将不同时期的王船山形象融入故事情节中,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个生动形象的王船山。
绘本中的十个故事分别为:“雁峰降圣”“折弓向学”“严父传经”“尊黄复国”“圣威慑酋”“传经却盗”“鉴古论今”“船山胜佛”“正学开新”“全归大罗”,讲述了王船山从出生到学习成才、传承家学,从组织抗清起义到隐居乡野著书立说、收徒讲学的人生经历。全书通俗易懂,画面活泼生动,不仅小孩子能看懂,成年人也会乐于阅读。
《王船山绘本》项目成功申报了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船山价值理念的现代阐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于2018年正式出版。
这本既有学术内涵,又具备阅读趣味的绘本,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等学校将其列为校本教材,并融入教学活动中。绘本进入出版物市场后,全国各地的普通读者通过它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王船山。今年7—8月举行的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王船山绘本》也参与展览,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希望通过打造船山文化IP,推动船山文化在普通民众中更深入地普及,更好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前,《王船山绘本》的中英文双语版《图说王船山》也正式出版。朱弘毅说,他将继续在自己的领域为研究船山学术、传播船山思想作更多新尝试,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加生动形象、更贴近真实的王船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