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脸识别技术 不宜用来“捆绑”学生
  学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就连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近日,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从报道内容来看,校方是有法律意识的。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之前,校方专门咨询了公安部门和法务部门,由于教室属于公开场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隐私”的说法。但是,合法未必合理,教育有自身的特点。蔡元培曾经说过,“教育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换句话来说,教育不是“理性”的工厂,它更多地需要灵魂和情感的倾注。学生随意翘课、雇人上课固然不对,但是打个哈欠、看眼手机等又有多大的错呢?不设身处地分析背后原因,不沉下身子思考问题症结,盲目依赖“人脸识别技术”,只会与正确的教育道路背道而驰。

  对于校方来说,与其将力气花费到“人脸识别系统”上,还不如检讨和反思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缺位。如果普遍存在学生逃课、替课、上课开小差等现象,校方和老师也难辞其咎。如果只知道刷脸施压,而不去检讨和反思,不去提高教学质量,即便装了再多的摄像头,即便把学生全部“逼到”教室里,对扭转学风也于事无补。——评论员   朱文龙

  2.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人脸识别技术或许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学生们即使身体留在了教室,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思考,或许只是装装样子。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过渡,一个课堂上的学生少则数十人多则一两百人,学生们缺乏足够的机会和老师们互动交流。一些教师对教书育人缺乏足够的敬畏和价值认同,只将课堂教学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水课”即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捆绑住了学生们,又怎么去赢得他们的尊重和喜爱呢?

  那些潜心教书育人、真正懂得学生们所思所想的好老师,会让枯燥的理论、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只有塑造更多的“金课”,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当“金课”足够好、足够多,“逃课族”和“低头族”自然会越来越少。——评论员   杨朝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驾校“猛夸式”教学,贵在服务意识觉醒
人脸识别技术 不宜用来“捆绑”学生
一盒月饼两个生产日期,不是小问题
日均上网4小时,错过了多少风景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人脸识别技术 不宜用来“捆绑”学生 2019-09-06 2 2019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