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
敷贴沐足温经活络
“慢性咳喘病冬病夏治可分外治和内服法。”专家介绍说,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抓住夏季自然界和人的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来温补阳气,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外治法有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沐足等方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的时间多选在气温超过30℃的日子,一般是三伏天各治疗一次。今年的三伏分别在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中伏已过,不过病史较长的虚寒型慢性咳喘病人,可考虑在三伏天前后一两周增加敷贴次数,以进一步提升机体阳气。但皮肤过敏者应格外留意,适当减少穴位贴敷的时间,以免引起皮肤不良反应。
专家建议,除了三伏天接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治疗,处于缓解期的虚寒型慢性咳喘“老病号”,还可以适当可选用艾叶、桂皮、生姜等药材各15~20克煮水来沐足,以助温经活络。
内服法:
“对号入座”试试食疗
慢性咳喘病冬病夏治的内治法包括汤药治疗、中成药、夏季膏方、食疗等。
南方地区四季多湿,专家建议慢性咳喘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汤药、中成药、夏季膏方、食疗等内服法进行治疗。专家结合临床慢性咳喘患者较常见的咳痰、喘、肿等症状推荐了以下几种食疗法,有相应症状和表现的患者不妨“对号入座”试一试——
以咳痰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咳嗽病人:
如果咳出来的痰又白又稀,可以取陈皮、白萝卜、杏仁、枇杷叶、茯苓等食材各用10克煮水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二三味煮水喝。
如果咳出来的痰变得又黄又粘,可以取薏苡仁、冬瓜仁、杏仁、枇杷叶、浙贝母等各用10克煮水喝。不过,一般出现黄痰时,多数是慢性咳喘病急性发作,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以气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咳喘病人:
可以选用蛤蚧、核桃肉、鹧鸪、冬虫夏草、五指毛桃等食材温补肺肾,纳气平喘。比如,可煲一道鹧鸪山药汤。
材料:鹧鸪1只,山药250克,猪肉1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鹧鸪、山药、猪肉洗净后同时加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炖至烂熟后食用。
作用:对缓解期的咳喘病人,鹧鸪山药汤有助健脾益气。
伴有双下肢浮肿的慢性咳喘病人:
这类病人出现双下肢浮肿,常是肺心病的表现,在积极求医的同时,可以试试“五皮饮”。
材料:选生姜皮、茯苓皮、陈皮、大腹皮、桑白皮各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上述五种皮加入适量水同煮30分钟,放凉后可根据个人喜好加蜂蜜调味服用。
作用:有助利水消肿、行气化湿。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