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8日,高温范围继续扩大,我市大部地区纷纷加入“37℃高温领地”,8时42分,气象部门发布7月份以来第二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出门一分钟、流汗两小时的日子,究竟还要熬多久?气象部门预计,高温“余额”充足,酷暑要到8月初才能缓解,提醒公众注意防暑降温。
最近一周,今年以来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闷热天气“上线”,气象部门连续发布6条高温黄色预警(自21日至26日),7月27日,高温升级,触动夏天高温橙色预警;监测实录显示,28日最高气温飙升至38.1℃,出现在衡阳县,城区为37.2℃。气象部门预计,今日,持续坚挺的副热带高压将有所摆动,届时,天空云系有所增加,以多云天气为主,局地可能出现分散性阵雨,最高气温将跌至36℃左右;但30日,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高温范围将继续扩大,炎热程度有增无减,高温仍将强势占领7月剩余的几天,酷暑要到8月初才能得到缓解。
持续的晴热高温让市民纷纷感慨“变身烤肉”,而这样的“烤”验直到月底才能有所减轻。气象专家提醒,高温天大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同时提醒大家多饮水,多食西瓜、绿豆汤等解暑食物,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孩子别总吹空调
夏季酷暑天气来临时,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高温时到户外活动。在35℃以上的高温下带孩子晒太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尽量选择清晨或晚上比较凉爽的时间去活动,出去要给孩子用防晒霜,戴帽子,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准备小手巾或湿巾。不要让儿童长期处在空调环境里。儿童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当脱离空调环境后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孩子活动多时要鼓励他们多饮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
老人谨防心脑血管意外
疾控专家提醒,高温酷暑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过度兴奋和情绪波动都可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律失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夏季的饮食应偏清淡,要少食辛辣、热性燥烈之品,以免助热;不宜食肥甘厚味,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化热生风诱发疔疮之疾;勿过食生冷之品,瓜果要洗净,以免引起肠胃疾病。
据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