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城市英雄之三~~~
城市英雄之三~~~
城市英雄之三~~~
2019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英雄之三
友谊小船
  何  芬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个段子在网络窜红那阵,我总想起以前我在杭州看到的那种乌蓬船船上用餐四人卡座。当时因为和女儿产生了分歧,我们没能吃上这种有趣的“水上餐厅”。猛然发觉,我们的友谊很多都是在吃饭中得来的。

  两人分坐桌子两端,面面相觑,能更方便看清对方——这种就餐模式是不是占据了我们生活一定比重?无论是磋商合作细节,还是交流感情,我们是不是越来越依赖这种看上去疏离但实际很清醒的鉴别方式?如果再来个分餐制,就更有契约精神了。

  但在很久以前,这种就餐模式,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更像是一场偷偷摸摸的约会。

  记得我重新接手衡阳日报副刊编辑时,有一个作者也接手了一个新的工作。因为工作联系会比较多,就提出一起吃个饭把双方可能互推的点给交流一下,我也好有个底,能及时汇报给我的上级。问我在哪吃?我说就哪哪,环境不错,卡座也没有最低消费。到了那一天,我提前到了,可惜又不巧,靠窗的卡座位置没了。我就发了条短信告诉他,靠窗的卡座位置没了,只有走廊那一条的卡座了,多少多少号。哪知我等到12点半,他还没来。我无聊,就发了条朋友圈,说,“一对一吃饭是谈事呢!这个鬼,不会以为我想干嘛吧。”大约1点,他行色匆匆地来了,说刚从一个朋友饭局出来。我问你是不是不适应这种吃饭方式啊?他笑着说这种地方来得少。然后我们就谈正事。后来我就发现这个作者真是羞涩,听他说话还不如看他做了什么、写了什么。后来我干脆到处宣扬这是我“男闺蜜”之一,要不然这工作还真不好开展。

  无独有偶。也是好几个作者说哪天到衡阳见个面,一起吃个饭。我以为约在环境幽静的餐厅会让我们谈话时更听得清对方在说什么,不需要扯着喉咙吆五喝六的。哪知到了那天,有个人的老婆跟来了,她见面就气鼓鼓地说,我来看看,到底是跟个什么美女吃饭!我乖巧啊,马上笑脸相迎,叫“嫂子”,叫服务员倒水,主动寒暄、恭维。接着一起玩了两次,这位嫂子一直跟着,还带着孩子。到了后来,这位嫂子有了自己的生意,接着又谋到了份好工作,忙得不得了,就不参与我们的活动了。

  经过这两次后,我就想,我是什么时候习惯小范围甚至“一对一”、清净地吃一餐饭的?我回溯一下,这里面有一个情感需求向现实需求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光是我,想必还有人有同样的体会。

  那些年,孩子在幼儿园日托或者有父母照顾。“你就一心搞好工作就是了!”我妈就是这种口气。可是,“中午谁跟我一起吃饭?”仍是我难受到极点了,挂在腾讯微博上的一句话。“我吃过了。”有的无聊的同事会马上在微博上回一句。我扫一眼,关了电脑,拎上包,准备趁中午出去逛逛卖场,边逛边吃点什么。人感觉无助时,喝杯甜的可乐都足够补充能量。

  有次在电梯口碰到一个同事在打电话,他脚刚踏进电梯,我就说:“陪我吃饭。”他拿着电话正在犹豫,我几乎央求道:“我心情不好,陪我吃饭,就去我们单位食堂那家。”所谓的“我们单位食堂”,有大型国企对外营业的食堂,也有单位附近环境好一点的西餐厅,也有巷子里的小食档。那次我们去的那家餐厅,新一轮装修刚完。到了下午,还有钢琴伴奏。在那里,哪怕你吃一个煲仔饭,都可以在幽暗的角落里独自舔舐伤口。或者,在敞亮的窗前默默地一口一口把饭吃完,任街市上人来车往的嘈杂被一幕玻璃墙屏蔽在你的视听之外,终于成了一场不再扰你心性的哑剧。和同事吃饭聊什么,聊最近的工作困扰,聊到一句“感觉自己这几年运气特别差”,就落下泪来,就语焉不详。对方不问,我也不再提起。

  后来,去了日报编辑中心编副刊、文体、时事和国际版,又做原创版面旅游周刊,生活重心完全被置于下午三点之后。一般到了凌晨两点,从15楼上完夜班回办公室,办公室还是灯火通明。有的刚做完一期策划的同事还处在亢奋之中,还要打一把游戏再回家。编辑中心主任快顶不住了,则大汗淋淋地交待副主任说:“你把所有版面再看一遍再走,我快不行了!”副主任就呆在办公室站最后一拨岗,不敢走。

  我不再问中午谁陪我吃饭了,因为我们办公室的人的中午,大多是囫囵睡过去的。此时,补觉比吃饭更重要。

  同事的友谊,也体现在吃饭上。要么叫我接了女儿一起吃饭。要么塞给我几张赠券说,我都没时间去,快过期了,反正下午编完版面要吃饭,你约上几个同事赶快用了。

  “既然大家都没时间,那就吃饭和谈工作一起吧。”这种思维,因为这些年来“食堂文化”的兴起,愈发明显。

  到了后来,我换了新部门。我们单位那时还没有自办食堂,但是在一个地段特别好、有大窗户的快餐厅解决工作中餐。后来,因为租金没谈拢,那家快餐厅就没做了,店面租给了一家甜品店。但室内大窗户的格局还是没有改变。因为在单位附近,我嫌办公室找的人太多、干扰写稿,就会在那甜品店要杯便宜咖啡,享受网络免费、空调免费的赶稿时间。有时一抬头,就会想起以前这里每个科室打堆坐着吃饭、我吃完自己的食堂卡再厚着脸皮刷完部主任的食堂卡的时光。

  食堂里遇见了,碰个头,或者抓住同事沟通一下工作,或者探个口风,方便彼此做事,你是不是这么做的?反正我是这么做的。那些没有工作来往的同事,就成为食堂里的点头之交。而那些翻了的友谊小船,就成了食堂里你不问我不说的咫尺天涯。

  那些老死不相往来的呢?

  这两年,我一到生日那天,就会出状况。千万不能生日那天说“我们一起吃饭吧”。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究其根本,还是我赋予吃饭太多意义。

  我有一个秘密花园,对非常在乎的人才会约在那里。听我说了几遍,生日那天,我却没有约在那里。同样是吃一块进口牛排,但秘密花园的和一般的西餐厅的就是意义不同啊!说好的亲密无间,互相做彼此的后盾呢?一起的朋友脸上已是几分不悦。一个人找着事就戳我伤口,另一个脸上表情讪讪的,想阻止可已来不及。待我眼泪流下,心头已是暗怀恨意:“天哪,这家店的店长我可是认识的,人家在收银台看见了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歌声飘过七十年
凉爽风扇 沁甜瓜
友谊小船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友谊小船 2019-06-27 2 2019年06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