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07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 近年来,网购平台增多,竞争日趋激烈,可有些网络商家为了吸引更多买家,不仅没想着提升品质、服务,反而打起了标价和评价的主意。据媒体报道,有的商家靠极低的标价吸引流量,看起来价格实惠,可等你选好了款式,才发现实际价格要远远高于标价;还有商家用删差评的方式“维护”信誉,更有甚者,竟以短信骚扰、威胁等办法,要求消费者自行删除。

  这些网络交易乱象的产生,让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严重侵犯。长远来看,也给网络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埋下了隐患。不论是商品标价,还是售后评价,其作用都在于客观、全面地反映一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在这里面 “掺水分”“耍滑头”,得利只是一时,在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下,这些做法终究站不稳脚跟。

  今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已正式实施。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起草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用户评价、商品标价、竞价排名广告等均做出了严格规定。所以,还想在标价、评价上做“文章”的商家们也不妨问问自己,为了点蝇头小利而以身试法,究竟值不值得?      ——评论员   毛梓铭

  2.据报道,在郑州疾控部门发放的疫苗本中,夹杂着奶粉、儿童药品等各类商业广告。有微商在朋友圈炫耀称,因为是政府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企业,其广告才会登上疫苗本。

  广告印制在疫苗本上,难免引发争议。在疫苗本上登广告,无异于给相关厂商戴上了某种权威和强制性的“光环”,也是拿政府信用给某些厂商作了背书。在公共服务的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商业利益的侵入,否则,很容易被质疑提供服务的“动机不纯”,也会让公共服务变味、走形。都知道,防疫工作事关孩子健康,历来备受家长们的重视。家长们既重视疫苗安全,也对疾控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有更高期待。无论如何,广告登上疫苗本,尤其是成了微商的“金字招牌”,都是吃相太难看,也实在太不应该。   ——评论员   伯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困境中的勇士待反弹
政务窗口限号 “方便”自己、为难群众
警惕“甘言”
谁偷卖了我的简历?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 2019-06-07 2 2019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