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工作六年后,朱骏(化名)参加了今年安徽省高职专科的分类考试,报考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他以省统考文化课满分、校考第一名的成绩被该校录取。以博士学位报考高职专科学校,这在安徽省还是首例。
1.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原子,都被嵌入形形色色的社会网络之中。“博士考专科”的背后,同样有熟人圈子的影响。其妻子和岳父都从事口腔医学职业,让朱骏感受到了医学的神奇,点燃了他心中梦想的火种;不被世俗观念所裹挟,勇敢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博士考专科”说到底就是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是为了重新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高考状元就应该功成名就,名校博士就应该在高校、研究机构或者大公司里面过着体面、光鲜的生活。但实际上,许多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并没有公众期待的那么高,名校博士的出路也不应该单一化,他们的人生不应该被定型化。“博士考专科”说到底也是一种人生突破,是尝试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评论员 杨朝清
2.换了别人,会有顾虑:我一个博士生,去考专科,太没面子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一事当先,先替别人考虑,不是想到自己。自己喜欢不喜欢,有没有兴趣。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符合他人的眼光——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自由、充盈的个体生命一定是他人的福音、社会的福音。自由充盈的个人越多,社会也越是充满生气。朱骏说,他希望经过这三年的专科学习,未来能将自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到的知识与安徽医专学习到的医学知识融合,开辟另一条职业道路。如果朱骏成为一个出色的口腔科医生,不是患者的福音吗?
人和人的天赋不同,兴趣、专长就不同,最终会在选择职业上表现出来。从事自己有兴趣的职业,容易出成绩,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对个人来说,职业是个人发展、完满的平台。要实现“双赢”,最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个体,给每一个个体充分发展的空间。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作为个体,人要认识自己,懂得自己,而后才能善待自己。这就是朱骏给我们的启示。
——评论员 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