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元
最近,一款“五粮液金巧冰淇淋”走红网络。其外形是黑色的巧克力冰淇淋,撒上金闪闪的可食用金箔,由于加入了五粮液,还散发着淡淡酒香。然而这并不是五粮液集团旗下推出的产品,而是南京某网红奶茶店的新品。
冰淇淋傍上“五粮液”成为网红爆款,吃瓜群众看得心急。而作为品牌拥有者的五粮液集团却显得淡定,甚至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着实耐人寻味。正如法律界人士所分析,“五粮液”系中国驰名商标,相关企业涉足多个产业,享受跨类保护、反淡化保护等商标保护权利。其他商家未经商标拥有者许可擅自用五粮液为自家商品命名,其“傍名牌”行为已涉嫌侵权。被傍者应及时捍卫商标权、维护品牌形象,确保品牌声誉和市场信用不受侵蚀。
反观当下,上述情况并非孤例,网红食品“傍名牌”、千方百计蹭知名品牌的“流量”,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市场现象。有的还只是羞答答地在自家产品上贴他家标签;有的则赤裸裸地复制粘贴抄袭,将原创者的思路、方法、产品内容、创新元素直接照搬过来。邯郸学步,走不出人间正道;投机取巧“傍名牌”,永远不可能由仿效者升级为引领者,更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知名品牌岂是网红食品乱蹭的“流量”?对于品牌拥有者来说,一方面要深知品牌培育之不易,始终瞪大眼睛、提高警惕、盯紧市场,严防自己的品牌被他人擅自使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树立网络经济新理念,精准对接新生代消费群体新需求,开发出让年轻人喜闻乐见、为之钟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