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度重视“哭诉维权”的 后续效应
  近日,西安女车主坐奔驰车引擎盖上维权一事引发网友热议。视频显示,在汽车4S店中,一名女子坐在一辆红色奔驰车引擎盖上,哭诉新买的车还没开出4S店就遭遇发动机漏油,“66万买的车,一公里没开,让我换发动机。”4月14日凌晨,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涉事4S店涉嫌质量问题已被立案调查,市场监管部门责成尽快退车退款。

  1. 视频传开后,面对哭诉女车主,网上形成了一种声音。有人讲,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不跟他讲道理,他才跟你讲道理。还有人讲,本来我们都是讲道理的人,但如果处在一个不讲道理的环境,讲道理就成了弱者的代名词……叙述到了这里,应该明白了,对一些人来说,这件事隐约上升到维权哲学。在现实生活中,早就有这样的说法,只是这件事情,把很多人的不安放大了出来。

  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商家就是这样。消费者安安静静讲道理,让经营者觉得你软弱可欺;而当消费者变得“冲动”,有时甚至采用“不讲道理”的方式维权,经营者才可能开始讲道理。这种现象,也不仅存在于维权领域,在职场,在生活中,也是大量存在。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维权哲学已经被视为一种生活哲学。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这则消息,加上一些自己的点评,也正是想要表达这样的维权观和生活观。    ——评论员   东原

  2.这个事件最终能够引发公众关注,“女硕士哭诉”的标签无疑有一定助益,但更根本的还是车主的遭遇激发了一种较普遍的社会共鸣。譬如,在网络搜索中,汽车4S店的高频关联词,往往少不了“店大欺客”“水很深”等评价。一套正常的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之下,消费者维权本无须靠“闹出动静”,更不至于逼着一位女车主以自感有伤尊严的方式去和侵权者“讲道理”。一定程度上说,另类的维权方式有多被依赖,我们距离正常的维权机制就有多远。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涉及金额大,消费者所遭遇的信息壁垒也相对较高。在这个领域,监管部门必要拿出更多针对性的举措,破除消费者的维权困境,让4S店可以“明白道理”,也让更多消费者可以“讲道理”。  

  ——评论员   朱昌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心中“无我”方达德
高度重视“哭诉维权”的 后续效应
“净走”让城市文明之路越走越宽广
说道说道
“提笔忘字”呼唤“写字文化”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高度重视“哭诉维权”的 后续效应 2019-04-16 2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