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教育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公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自4月1日起,学校负责人将与学生一同用餐。设立校长陪餐制度,让学校负责人与学生同吃一锅饭,管好学生舌尖上安全,应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的老理,不失为简单管用的一招。
管好学校的食堂餐桌,保证全国数亿学生的饮食安全,这是事关青少年健康、餐桌安全的基础性、日常性重大问题,理当高度重视,全力抓好,管严做实。快速回应不久前成都发生的学校食堂餐桌安全事件,设立校长陪餐制度,确保学生吃得安全,让家长得以放心。
其实,关于陪餐,并非一个新鲜事。我们本身就有好的传统。一者叫“吃碰饭”。“吃碰饭”是干部到基层检查调研,到饭点了,就近找农家,碰上群众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不搞特殊,不开小灶。进农家屋,吃百姓饭,从群众的锅里煮什么、碗里有什么、嘴里吃什么,真切了解群众百姓的冷暖疾苦。二者叫实行“五同”。这是部队的好传统、硬规定。部队连队干部或首长下基层蹲点,要与战士同吃、同住、同操课、同劳动、同娱乐,当年许世友上将下连当兵,就是这样发扬好传统的。而且,煤矿安全生产也有类似矿领导陪同下井的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管理学有一个案例:二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发生了分歧,原因在于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厂商经过努力已将降落伞的合格率提高到了99.9%,然而军方要求达到100%。厂商觉得99.9%的合格率够好了,是不可能达到100%。之后,军方改变了质量检测方法。他们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机上往下跳。这时,厂商才真正意识到100%合格率的重要性。奇迹很快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保障中小幼校园的餐桌安全,重在监管。校园餐桌安全管理要讲科学,简而约就是其中之一。学校负责人陪餐,与学生同喝一锅汤,同吃一碗饭,把学校管理者与学生放在同一个餐盘上,不失为一个简单管用的办法。而管理的办法不在多不在繁,而在精在管用,这是诸多实践经验证明了的。
陪餐的制度发挥作用,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校长陪餐,一日三餐、一天一周容易,但难在顿顿陪,餐餐吃,日复一日,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做好陪餐,让校长们端着与学生相同的饭碗,天天坚持,餐餐到位,这既让那些打歪主意,动歪脑筋,想从学生口中谋利的人不能想、不敢动,更能增进校长与学生的感情,压实责任,解决问题,督导落实,守住底线,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