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五千公尺以上,温度零下四十摄氏度,这是极寒的高原地带,这是昆仑山。
接受了上级拉练的指令,一号带领部队向着冰峰雪岭、飓风砂砾,甚至是死亡地带的无人区发起了挑战。饥饿、疲乏、严寒、苦难像眼前的山峰般显得坚不可摧。在这片冰冷而又滚烫的土地上,昆仑山的战士们咬牙前行,一场浸透了血与泪的战斗缓缓拉开帷幕。
在《昆仑殇》中,一号无疑是英勇的。这个从头至尾我们也不被知晓其名字的老头儿,刚毅而决绝地指挥着队伍的行进,甚至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下,人为地又添上阻力:山不可绕行,须攀援而过;饭不可吃饱,须忆苦思甜;鞋不可穿暖,要求轻便……在一重又一重考验前,一号并没有退缩,而是斗志昂扬地自行提高了难度,再打败它。这不仅是翻山拉练,而是一种将死亡置之度外的、向生命顶峰、灵魂深处的攀援和超越。
但灾难终究是会带来不祥的。伤亡人数,那些黑色数字像无头苍蝇似的围着一号乱转,微微动摇过后,一号一锤定音:“死了的不能复生,冻残的不能复原,但胜利是可以争取的。”他们背负着昆仑部队的声誉,他们的成败关乎着牺牲战士的荣辱,没有退路,唯有前行!军人的血液在血管中奔涌喧嚣,那发自灵魂的不服输的精神像光明般召唤着他们。
光明!在那雪山之巅,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是个多么奢侈的字眼。那“撕不破、扯不烂、揉不碎、砍不断”的黑,用自己无边无际的翅膀,遮挡了人们企图认识它的视线,吞噬着人的勇气,撞击那因疲惫不堪而无比脆弱的心理防线。视觉已失去了作用,在这个绝望的时刻,惊心动魄的号声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冲锋!那是冲锋的号令,激昂高亢的号声鼓舞着人们。但,号声却戛然而止,随即而来的排山倒海般的黑暗将人们彻底击败。严寒令号兵无法吹号,严峻的形势前一号将重任交给了李铁。这个久经风雪的号兵,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一切,却仍义无反顾地上前,让自己的号声在昆仑山上响起。直至最后的一缕真气,化作袅袅的号音在冰峰中回旋,而他自己却永远地倒下了。
倒下了,李铁倒下了。倒下的,却远不只他一人。那为救女兵甘蜜蜜而坠下悬崖的金喜蹦,年轻貌美却丝毫不输铁血男儿的女兵肖玉莲,反复劝说一号停止进军的烈士后代郑伟良……无数的战士在沉默的昆仑山悲哀的注视下倒下了。但这些可爱的军人啊,战友们的牺牲让他们心痛,更坚定了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念,哪怕会在战斗中死去,也要奋不顾身。他们以血肉之躯,谱写成一首悲壮的史歌,回响在昆仑山上……
这就是昆仑殇。在这里面,我们与作者一道不断叩问人的生命的意义,那就是在于不断地自我发现,不断地向自己求证:人的体格到底可以有多强壮,人的意志到底可以有多顽强;人的头脑到底可以有多少智慧,人的生活到底可以有多少可能性……即所谓挑战和超越自己的极限。书香之间透露的大开大阖、刚健豪迈的气概,以及它的理想主义人文精神与深刻的现实批判意识,化为绵绵不断的正能量,如同那激昂的号声使人振奋、催人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