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听说,这个冬季,衡阳雨量创下六十多年来的记录。
衡阳市雁峰区先锋街道的贺朝阳看着窗外的雨,面带微笑,目光坚毅如铁。她说:“雨下久了,总会出太阳的。”
贺朝阳的婚后生活,就像这场没完没了的雨。从丈夫被检查出白血病,到公公屡发重病,贺朝阳就像家里的一把“大伞”,为了这个家遮风挡雨、负重前行。
2017年5月,贺朝阳的事迹感动了全国,她和丈夫、儿子、公公一起接受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贺朝阳说:“我的名字就叫朝阳,所以无论生活的雨季有多长,我都要带着我最爱的人朝着太阳走。”
“我的生命是她给的!”
——丈夫
贺朝阳的噩梦从拿到一纸诊断书时开始。
2007年4月的一天,年仅35岁的丈夫傅涛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情严重,必须进行骨髓移植。可手术费用高达50万元,这对于收入微薄的夫妻俩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贺朝阳懵了,心也碎了。她知道,只要丈夫这一倒下去,这个家就散了。看着受病痛折磨日益消瘦的丈夫,想到年仅3岁的孩子,她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让病魔夺走心爱的丈夫,绝不让病魔摧毁这个家!”
为了给丈夫治病,贺朝阳把婚房卖了,住进仅48平方米的公公家。她白天打零工,晚上摆地摊,还要一日两餐往医院送饭。为了求医、寻找骨髓,她半年内辗转长沙、永州、上海、武汉等地。有时为了挂上一个号,要在医院站两个多小时,经常各种检查、缴费下来,一个上午顾不上喝一口水。
治病之路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有些人认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她这样做,没什么希望。但哪怕有一分的希望,她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她每天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但回家后绝不会对丈夫说半句委屈话,她总是鼓励丈夫:“别着急,别泄气,总会有希望的”。
在贺朝阳的照顾下,半年后,傅涛奇迹般走出病魔的阴影,重回心爱的讲台,多次被教育部门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在一次采访中,傅涛激动地说:“我的生命是她给的!”
“她比亲女儿还亲!”
——公公
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病情稍有好转,2008年6月,年迈的公公又突发脑萎缩,瘫倒在床。“赡养老人是责任,他的爸爸,就是我的爸爸!”贺朝阳如是说。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病床上的公公牙龈肿痛,不能吃硬的食物。贺朝阳想尽办法,每天变着花样做适宜的饭菜,喂给公公吃。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公公逐渐康复出院。
可就在同年7月,公公又因胆脂瘤复发病倒在床。医生说,幸亏送来及时,否则将危及生命。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公公耳朵流脓流血,贺朝阳哭了。她一边四处筹措治病钱,一边独自承担起公公的一切照料。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公公撑过难关。
2014年1月和3月,病魔又一次次袭来,公公因胸腔积水严重,两次住院治疗。为了给公公治病,贺朝阳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只要有利于病情的办法,她都去尝试。在医院里,她不仅每天端茶送水、照顾一日三餐,还挤时间帮公公按摩,陪他聊天。
日子一长,病友都以为她是公公的女儿。有一次,病友家属见贺朝阳一上午没来就问:“傅爷爷,你女儿今天上哪去了?”公公听到后笑了,说:“她不是我女儿,她是我儿媳,但她比我女儿还亲!”
“她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妈妈!”
——儿子
如今,走过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贺朝阳迎了生活的阳光。儿子的健康成长,便是家里最灿烂的一抹阳光。
尽管生活一直很困难,但贺朝阳从未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在她的培养下,儿子从小爱学习,阅读了大量课内外读物,参加校内外各项竞赛,获得省、市、区各类比赛奖项30余次。
贺朝阳还非常注重儿子的品德教育。节假日,贺朝阳和丈夫经常带着儿子到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和小朋友一起画画、包饺子,以及参加各类公益活动。
渐渐地,儿子也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贺朝阳家楼下住着一位九十多岁的空巢老奶奶。贺朝阳一家几乎每天都要下楼去看看老人,陪老人聊聊天,帮助老人倒垃圾。
有一次,儿子闻到一股煤气味,立马跑到楼下。原来是奶奶家烧开的水溢出,把灶上的火浇灭了,老人毫无察觉。儿子立即把煤气关了,真险!
说到懂事的儿子,贺朝阳时常潸然泪下。许多时候,当贺朝阳结束一天的忙碌回到家后,儿子又是帮妈妈按摩,又是帮忙收拾家务,想让妈妈好好躺下休息一刻。在儿子眼里,贺朝阳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妈妈。
现在的贺朝阳和家人,虽然蜗居在小小的房子里,但贺朝阳觉得很幸福。贺朝阳说,2017年5月24日,是他们一家一生难忘的日子,他们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她说:“冬天从你这里夺去的,春天又将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