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衡南县泉湖镇就会迎来一个隆重而热闹的盛大节日,俗称“赶八”。据专家考证,当地百姓通过庙会节开启春耕生产,迎接春耕的到来,颂扬勤劳致富,祈求风调雨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庙会逐渐发展成群众自发参与的农具及农副产品交易会,形成了当地一道独有风景,成为衡阳地区每年春天的标志性节日庙会之一。同时其表现的农耕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因而民间或官方现在更习惯称其为“泉湖二月八”。
“泉湖二月八”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经过600多年的历史沉绽和不断演绎,现已发展成为集农耕、商贸、科技和传统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品牌。“泉湖二月八”为中国南方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市场,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年一度的商贸集市,吸引了当地及周边乡镇和常宁、祁东、邵阳、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群众和客商,上世纪末流动人口突破20万,从2011年树立品牌意识以来,交易额更是节节高升超过6000万。
“泉湖二月八”,承载着衡阳的过去,延续着衡阳人民香火不断的根。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这个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含义。喜闻乐见的花鼓戏、渔鼓、皮影等戏曲曲艺表演类节目轮番上演,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节会充分发挥其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在非遗保护传承基础上发展,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泉湖二月八”常变常新,不变的是它的节日欢乐气氛和乡愁记忆。在现代社会信息、经济、交通等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泉湖二月八”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传奇大舞台,感受厚重的农耕文化,体验农活乐趣。历久弥新的“泉湖二月八”农耕民俗文化活动绵延不绝、长盛不衰,提升了乡村文化建设、激活了传统乡村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