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04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工厂去送外卖 不能全怪年轻人矫情
  近日,有媒体报道,春节后不少地方制造业企业面临严重的“招工荒”,大量年轻人“逃离”传统的工厂与流水线,制造业工厂月薪万元还是招不到人。另据美团发布的《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显示,美团外卖骑手多处在青年阶段,80后、90后为骑手群体的中坚力量,占比高达82%,且31%的骑手来自去产能产业工人。

  1.告别流水线上的生活,去做一名外卖骑手,大量年轻人的这一选择不难理解。相比于传统的制造业工厂,做外卖骑手上班时间灵活、收入有保障,技术门槛较低,工作性价比较高。深层次看,这种群体性职业选择的偏好,恰是服务业扩容的一个现实缩影。可以说,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是大势所趋。这个意义上看,年轻劳动力从工厂流水线转移到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结果。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更有效缓解了就业人口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的压力。     ——评论员   乐群

  2.事实上,所谓“月薪万元”只是个理想状态。能拿到这个月薪的凤毛麟角,也绝不是8小时工作制就能实现的,恐怕需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月休一天”“吃饭都是在岗位上,而且饭后无休”等工作状态才有可能。当他们蜂拥向外卖等服务业的时候,要反思的不是求职者的趋利选择和市场规律,而是制造业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福利待遇。说这些当然不是鼓励所有年轻人去服务业中流击楫,制造业同样不能像个“怨妇”只看到年轻人趋利的选择。一方面,提高劳动力价值、提升制造业福利保障,这早已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改善工作环境、关爱精神生活,让制造业真正享有“职业尊荣”,也是不容规避的话题。

  年轻人为何宁愿送外卖也不想去工厂?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完全可以回归于职业选择的基本规律之上。不要怪年轻人矫情,也别怨外卖行当吃香,制造业如果真能“静思己过”,就要从“月薪万元”的幻觉中抽离出来,真正为打拼在制造业的年轻人做点儿实事。

  ——评论员   邓海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告别工厂去送外卖 不能全怪年轻人矫情
“最美流浪汉”让爱心常驻人间
“泉湖二月八”演绎乡土文化新传承
流量为王,小心流量为“亡”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告别工厂去送外卖 不能全怪年轻人矫情 2019-03-04 2 2019年03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