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管华林 罗 琼
本报讯 2月17日,一位中年男子来到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医生办公室。原来他是那位死里逃生,被医务人员成功抢救,如今即将出院的患者邓奶奶的儿子。
回想在该院呼吸内科治疗15天里,母亲邓奶奶从神志不清、被外院判定无继续治疗的意义,到恢复神志、言语清楚、口唇红润、生活基本自理,以及在急诊科及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男子感慨万千,临近出院之际,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饱含深情地写道:悬壶济世是初心,深研细辨精技艺;朝气蓬勃一团体,冰心玉洁真天使;拓展妙手服务径,攀登超越步阶高;瑰宝光芒灿烂照,救死扶伤大功道。
83岁的邓奶奶,于半个月前因患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市某三级医院抢救,数天后病情加剧转入ICU监护治疗,但危象仍未改善。医务人员告知家属:患者年老体弱,已出现呼吸衰竭,神志已接近昏迷状态,救治效果甚微,劝其家属转院。家属带着沉重、焦虑的心情为患者办理了出院手续。随后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拨通120急救电话,于2月2日转入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将患者接到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时,已是晚上9点多,急诊科主任伍育红接诊了病人,发现其嗜睡、面色苍白、呼之不应、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下肢重度浮肿。伍育红随即与接诊医生杨长勇副主任带领医务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制定治疗方案,建立静脉通路、吸氧、急送检明确病情……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完善下一步治疗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于当晚将患者送入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蒋智钦副主任、吴韶国副主任、陈丹医生接诊了患者。急查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二氧化碳分压高,氧分压极低,并综合患者各项检查指标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有急性加重,呼吸衰竭,双侧肺部占位性病变。
医生当机立断给予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氧疗,并采用药物抗感染抗呼吸衰竭治疗。2小时后患者缺氧的情况明显改善。
“妈妈醒了,妈妈可以和我们说话了。”次日清晨,邓奶奶睁开了双眼,并在家人的搀扶下坐起来,并能说微弱的话语了,其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昨天母亲还在别的医院ICU里被判定继续治疗的效果微乎其微。在这里才过了一晚上,就出现好转的迹象了,这差别真是让人震惊。”
第三天,邓奶奶说想吃东西了。刘玉飞护士长立即与营养科联系制定了饮食方案,并根据奶奶的病情实施护理措施及康复方案。五天后,邓奶奶吸着氧气在家人的搀扶下能在床边走走了;七天后,邓奶奶脱离氧气在家人的看护下能自行走动了……看着奶奶一天天的康复,家属紧紧握着医生的手说:“刚进医院时,本来以为母亲凶多吉少,没有想到现在气不喘了,还可以说话、下床走路了,你看看腿也没有以前肿了,你们真是华佗再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