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章取“议”
  1. 身为作者,完全投入其中,与人物一起共命运同呼吸。我时而自恋,时而自暴自弃。最终完成时,我想抱着它大哭一场。不是因为写得多好,而是我截取了生命中这段时间,将之转化为凝固的个人宇宙。主题永远是时间。在一页页被固定下来的纸张里,故事一遍遍重复上演着,仿佛写作者真的可以抵御时间洪流的冲刷。书本之外,一切终将逝去,变得面目全非。

  因此,写作也是为那个终将逝去的自我的记录。每个创作者,无论他有多少宏愿,却只能用自我的心灵去观察事物。一位导演举过很有趣的例子:纵使拍一百部片子,也无法真正让他人理解自己吃冰淇淋时的感受。我们之所以认为每个人吃冰淇淋会感到愉悦,也是在自我感受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臆测、观察、对比的结果。这不是说,交流就不重要。个人间有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写作与阅读恰恰是弥补鸿沟的努力。我愿意把文学看成是伸出的触角,无形的力量使我们得以相互理解,共建价值,共同保护那应该被保存的美好事物。

  ——李唐   说

  2. 当代文学中何以充满陈旧的写作,甚至很多写作者可以多年在帝王将相的故事中流连忘返,就因为没有“现在”的视角,更没有来自“现在”的负重——我们是什么,我们面临着怎样的精神难题,我们如何被一种并非构成自身的经验所劫持,我们如何在一种无意义的碎片中迷失自己,这些问题在写作中都得不到有效的回答。多数作家也拒绝面对和回答。

  现实如此喧嚣,精神却是静默的;作家常常为历史而哀恸,惟独对“现在”是不动心的。“时间总是不间断地分岔为无数个未来”,这种景象在当代文学中并不常见,时间似乎丧失了未来的维度,只是用来回望的;作家正在丧失面对“现在”的勇气和激情,此时的经验也正在被蔑视。我想,当代文学的一切苍老和暮气,多半由此而来。而我更愿意看到思考“现在”、书写“今天”的写作,渴望从“现在”的瞬间中看到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也只有这样的写作,才是时间里的写作,也是超越了时间的写作。

  ——谢有顺   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胸有成竹 灼灼其华
山水是新诗创作永恒的主题
“段”章取“议”
【荐书榜】《钱锺书交游考》: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段”章取“议” 2019-02-01 2 2019年0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