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说不尽的诗魔洛夫”系列之一
~~~“说不尽的诗魔洛夫”系列之一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洛夫的母校情结
“说不尽的诗魔洛夫”系列之一
  易龙云

  洛夫是说不尽的。他的音容笑貌,不时在我的脑海浮现,那样随和,那样亲切。

  洛夫先生童年生活在衡南县相市乡燕子山,在这里念过三年私塾,读过唐诗、《幼学琼林》和《四书五经》。十岁那年,他随家迁居衡阳市大西门痘姆街,就读于国民中心小学;1943年进入私立成章中学(今衡阳市八中)初中部;尔后,先后转入私立建德中学(今衡阳市六中)、湖南省私立岳云中学和衡阳市立中学(今衡阳市二中)就读。

  洛夫先生对母校充盈着无尽的感激。正是在这些学校,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展露了出类拔萃的才情。读初中时,他在《力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9年赴台湾时,他行囊中还带着个人作品的剪贴本,包括二十多首诗和十几篇散文。

  洛夫先生八次回家乡探亲访友,探访母校是仅次于去老家祭祖的重要内容。2007年10月6日,洛夫先生首度回衡阳市八中寻根,虽然没赶上母校百年校庆,却给学弟学妹作了殷切的人生励志报告,并欣然留下“母校即母亲,校情如亲情”的墨宝;2012年10月22日再次回市八中探望,他为该校书香怡馨社成立仪式作开社讲座。2010年10月18日,洛夫先生首次以校友名义回衡阳市二中探望,在欢迎会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经他同意,该校“同窗文学社”更名为“洛夫文学社”;2011年10月22日,他再次回母校给文学社团的学生作诗歌讲座。

  我是岳云校友总会理事,自然成了岳云中学与洛夫先生的联络员。

  洛夫先生兄弟姐妹七人中,长兄莫祥林、老二洛夫、老三莫运澄、老四莫运德等四人都在岳云中学读过书。洛夫本人是1946年7月转学到岳云中学就读的,学名莫运端。1988年4月22日,莫祥林兄与我一同参加岳云中学八十周年校庆活动。回家后,祥林兄立即致信洛夫,叙述他受到校方热情接待的盛况。洛夫先生读后颇为向往。 

  是年8月17日晨,洛夫先生飞回一别四十年的故土雁城。8月20日下午二时半,洛夫先生偕夫人陈琼芳、四弟莫运德等一行8人展开了一次南岳之旅。第一项活动就是访问岳云中学。下午四时许,抵达岳云中学。领导和部分教师早在科技楼前迎候,宾主同到会议室叙谈,气氛十分融洽。当年读书的情景清晰地浮在洛夫先生的脑际。他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学期寒假未回家,留校补习数学,尽管寒气袭人,但校园里红叶遍地,美极了,他拾起几片夹在书中,竟激起缕缕诗绪,殊不知祝融峰麓这幽静校园竟然是诗魔洛夫新诗创作的发源地,在这儿以处女作《秋风》步入现代诗的殿堂。琼芳女士见洛夫先生谈兴极浓,不时举起照相机,捕捉住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镜头。当年任教过洛夫历史课的邓轩宇老先生也兴致勃勃地谈起对学生时代洛夫的印象,洛夫先生频频点头微笑。

  由于晚上在磨镜台宾馆下榻,只好匆匆结束座谈。校领导赵聚煌请洛夫先生留下墨宝,洛夫先生欣然命笔,写下“岳峰入云”的横幅。不料出发时忘记带印章,洛夫先生提出等墨迹干后带回衡阳市补盖。

  在科技楼的台阶上,洛夫先生、琼芳老师和大家摄影留念。洛夫先生把老校长邓轩宇、余为骐拉着站在一起,尊师敬老之情一齐摄入镜头。

  接着参观校园。洛夫先生感慨地说:“四十年的人事沧桑,母校盖起许多新楼,变化真大!可惜正值暑假,未能见到同学们上课的情形。”使他激动不已的,还是新教学楼后面居然完好地保存了他当年上过课的旧教室。他马上请夫人琼芳为自己拍下一张以老教学楼为背景的照片,并招呼琼芳过去,夫妻二人摄下一帧照片。

  由于时间太紧迫,洛夫先生一行只好告别母校驱车上山,绕道赶到磨镜台。在宾馆里,洛夫先生再一次提醒我,下山时把没盖印章的横幅带回去。翌日午餐后,大家去逛南岳大庙。洛夫先生兴奋地说:“这也是我少年求学之地,当年岳云初中部即设在后面的庙里,在此我曾埋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看完大庙后,汽车绕道回岳云中学取那帧横幅。遗憾的是,收藏此书法作品的老师回乡下未归。洛夫夫妇离衡之前,都没能等到那幅字。

  洛夫先生四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大陆之旅,共游了五十余天,其中回乡祭祖和探亲访友花了12天。10月3日返台后,尽管忙得很,洛夫先生仍然惦记着母校,他在来信中说:“上次南岳之旅,并访问母校岳云中学,承赵校长等先生拨冗热情接待,务请代为致谢。”随信寄来他为岳云中学写的条幅。眼前这帧苍劲有力的条幅,寄托了洛夫先生对母校多少眷念啊!我仿佛听见台北市庄敬路的一家阁楼里,洛夫先生反复吟诵着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那首五言绝句:“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1991年秋,岳云中学校友总会酝酿换届事宜,学校党支部书记赵聚煌要我写信询问洛夫先生,可否同意任顾问一职?11月3日,洛夫先生回信说:“母校校友总会聘请我为顾问,受之有愧,却之不恭,我当然乐于接受。”

  2004年10月18日下午,洛夫先生一行启程奔赴南岳,第二次访问岳云中学。翌日,琼芳老师告诉我,岳云中学的欢迎晚会,除朗诵洛夫诗作外,还表演了许多精彩的文艺节目。洛夫先生在一旁听着,他动情地说:“是南岳的烟云成就了我的诗歌。”

  2009年4月22日,岳云中学举行“百年校庆”。洛夫先生因同年10月将回乡参加衡南县预定的活动,校庆活动不能赴会。4月21日,“岳云百年校庆”先天,洛夫先生给母校发来电报表示热烈祝贺。

  同年10月,在参加“2009·衡阳(云集)洛夫国际诗歌节”活动后,洛夫先生于25日上午携夫人陈琼芳女士、儿子莫凡、女儿莫非、女婿孙自立及40余名专家、学者和诗人到岳云中学访问,千余名师生坐在绿荫如盖的排球场聆听洛夫先生的文学讲座。洛夫先生深情回忆自己在岳云中学的学习生活。他说:“我在念高一时开始接触新文学,读的第一本书是冰心的《寄小读者》,书中关于海洋的描写,在我心中酝酿成一个梦,一种对未来美景的向往。这与日后渡海去台湾,浪迹海外数十年有必然联系。”讲演结束后,他向母校赠送了一套在台北出版的《洛夫诗歌全集》,学校也回赠一份特殊礼物——“洛夫在岳云中学就读的成绩单”,一套岳云百年校庆丛书。随后,洛夫先生题写了岳云校训“勤、恪、忠、毅”四个大字,寄望母校越办越好。

  2010年5月10日,洛夫先生应岳云中学学生文学社团要求,寄来为学生作文集《甘泉园》题写的书名,并为该书题词:“生命的价值不能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心中有爱,瞬间即是永恒。”

  2012年11月1日,洛夫先生第四次访问岳云中学。在隆重的欢迎仪式后,百余名岳云师生现场朗诵了洛夫先生几首诗作。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洛夫先生即席演讲。他再一次回顾了自己在岳云的求学经历,并勉励后学努力学习,为岳云增添新的光彩。随后,洛夫先生与学生文学社社员合影留念,寄语同学们:“多看书,多看好书。”在学校贵宾室里,洛夫先生以《岳云校歌》的中心句“大哉岳云勿相忘”题词,浓厚的感情融入苍劲的笔意,博得一片喝彩声。洛夫先生感叹道:“回到母校就像回家一样,感觉很温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洛夫的母校情结
菜场,喧嚣中的宁静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洛夫的母校情结 2018-12-17 2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