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7日上午,我市举行“衡阳正青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就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郦君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历史成就,衡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肖立建,市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邹斌初,市文体广新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新祥回答记者提问。
40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衡阳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着力讲好衡阳故事,发出好声音,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40年来,衡阳依托传统媒体,不断开辟新兴阵地,推进媒体融合。从拥有省内第一家有线电视、第一张数字全台一体化网络,到衡阳日报社建成全国地市报一流的“中央厨房”发稿平台,再到“掌上衡阳”APP成为首批入驻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的地市党报客户端,媒体融合迸发宣传新活力。
40年来,市级主流媒体先后策划组织“雁城改革风云录”“边远乡村行”“文明创建”“十九大时光”等专栏专题300余个,集中发稿30万余篇,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营造了良好氛围。“走遍中国”“寻宝”“江河万里行”“地理中国”等知名栏目相继走进衡阳。40年来,全市共创作歌曲、美术、戏剧、书法影视作品12万余件,其中《甲申祭》获“华表奖”“文华奖”,电视剧《铁血男儿夏明翰》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原生态音乐《岳北山歌》获国家群星奖,影片《一代女魂唐群英》在全国公映。新闻创优能力不断提升,9000余件新闻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20余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评论《漠视生命是最可怕的沉沦》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此外,我市宣传阵地大幅拓展,建成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9个,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49个,农家书屋4889个;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率先在全省实行“同城一支队伍执法”;加强自身建设,市委宣传部机关35次获评省、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近年来,我市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体活动1500余场次,送戏下乡1000余场,送电影下乡5万余场次,送图书20万余册,全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