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坚持产旅融合,助推脱贫致富,带动2070多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受惠贫困人口达5万多人。
我市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古镇古村和民俗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的串联,培育和提升10个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15个乡村自驾车房车营地,统筹开发4个中国传统村落,以项目建设引导村民就近创业就业,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珠晖区茶山坳、衡南宝盖、常宁塔山、蒸湘区雨母山、衡山萱洲等乡村旅游景区(点)精心策划举办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节会活动,带动村民开设旅游商店、客栈、农家乐等近3000家。
同时,我市鼓励旅游企业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采取“公司+贫困户”的形式,由贫困户以自家山林、果园、鱼塘、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源参股,并返聘贫困户家中劳动力在旅游企业中从事旅游服务,盘活了贫困农村旅游资源要素,达到资源增值、贫困户增收的目标。衡东县鸿达湘莲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农田,建成“千年白莲风情园”,连片种植湘莲总面积达4000余亩,拥有固定员工20多人,遇上整地、除草、施肥、剥莲子时节,最多一天用工可达100多人,今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