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上午,“衡阳正青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就化解大班额、学前教育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40年来,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办学门类由相对单一走向齐全,全市大中小幼纵向贯通,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立体交叉,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本科教育完整的教育体系。
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学校3337所,学生151.1万人,教师(不含高校)9.57万人,办学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各级各类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1978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仅80%,初中仅60%,文盲占人口总数的30%以上。到2017年底,全市小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99.8%,初中生入学率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32%,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3%,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8%。
教育是民生之首,孩子的成长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期盼。40年来,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增强。从乡村孩子、贫困家庭孩子上不起学,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杂费全免,改革开放让义务教育真正做到了“一个不能少”。不仅如此,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大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教育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近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115所;至2017年底,全市共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699所,除耒阳市外,其他11个县(市)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精准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成效卓著,目前全市超大班额全部实现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