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海安警方在对一脱保车辆依法进行扣留时,当事人胡搅蛮缠、言语威胁,并拿出手机拍摄。民警先是解释了相关法律法规,后不惧当事人叫嚷霸气回应,并严正告诉对方:“如果怕你威胁,我就不要干这个工作了。”这引来众多网友怒赞,有网友赞其干脆利落,“就是李云龙”。还有网友称,依法办事,不是谁凶谁有理,为警官点赞!
1.毫无疑问,依法开展执法活动值得点赞,也应视为底线。这要求执法必须文明、正当、适度,执法人员不得随意苛责当事人,不得随意使用武力,不得侮辱当事人人格,否则就应承担相应的党纪政纪乃至法律责任。但是,强制力是执法的应有之义,这是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塑造规则意识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执法行为不被尊重,可以随便讨价还价或者被恶意挑衅、阻挠,那么执法行为显然无法顺利开展,执法现场将陷入混乱。这将极大地提高执法成本,降低公众安全感,最终损害的是法律权威和国家公信,受害的还是守规矩者和整个社会风气。
——评论员 史奉楚
2.在此次事件中,面对违法行为人的质疑和拍摄,海安这位交警表示:“你可以拍,我们接受监督,但是不接受恶意炒作,否则你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在接受监督的同时,不忘说理执法,提醒拍摄者恶意炒作也要承担法律后果,这也称得上是当下“镜头执法”背景下又一次“教科书式”的操作。
一次“硬气的规范执法”的走红,表明了公众对这种“硬气又不失规范、严格又不失人情”的执法方式的理解和支持——毕竟,依法办事而不“因人施法”才是对全社会的负责,也是对法律权威的维护。而一个优秀的执法案例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法治宣传范本,此类范本式执法操作也不应停留在个例,而应成为执法常态。
——评论员 伯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