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透明职场”的边界 是把员工当人
热点发声
  ➡

  “既然我这里养不起你这尊大佛,你还是另谋高就吧。”三个月前,杨某突然被公司辞退,事后才知道公司购买了职场监控软件,前脚他投出简历,后脚老板就收到“告密信”。近年来,大数据相关行业的公司遍地生长,而职场监控软件开发及应用作为其中一支,发展尤为迅猛。面对监控软件,企业主认为“全方位看穿员工”有利于强化管理,员工则认为隐私被侵犯。

  1.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透明职场”当然是内部管控最有性价比的事情。只是,上个班就觉得千万双眼睛时刻窥视自己——长期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员工即便不会疯魔,恐怕迟早也会焦虑或分裂。隐私权是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工作与私事固然要分清,但是,社会化的人参与的社会工作,岂能24小时、360度像机器人一样?有员工觉得“被监控无异于被人偷看洗澡”,这话虽然略有傲娇的情绪,但它提醒我们一个常识与前提:“透明职场”的边界,是把员工当人。

  ——评论员  邓海建

  2.事实上,有些监控手段是企业必备的管理措施,比如上下班考勤刷卡制度、工作时间的在岗抽查与检查等,只要有约在先,明文规定,员工自然也就会理解与接受。但若是非要让员工在自己的手机里安装上GPS定位软件,或者强行在员工的电脑里装上监控软件,恐怕就着实是有些过了。如有员工吐槽的那样,“被监控无异于被人偷看洗澡!”这个比喻虽然不甚恰当,但却能够充分反映出员工对监控软件这一管理手段的真实反感情绪。更何况,人又不是机器,也不可能8小时之内都能满负荷运转和工作。

  所以,职场监控可以有,但却一定要防止过犹不及,伤人害己。职场监控手段的过多过滥,不仅会一点一点地消磨掉员工对企业的依赖与感情,更会一点一点地损伤到员工与企业之间应有的尊重与信任,从而使一个好端端的企业走上下滑的不归之路。

  ——评论员   乔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IG夺冠不是沉迷游戏的借口
“透明职场”的边界 是把员工当人
“理直”也应“气和”
说道说道
要把保护消费者“差评权”当回事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透明职场”的边界 是把员工当人 2018-11-08 2 2018年1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