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擦亮中秋“明月”底色
  每逢佳节倍思亲,正常的人情来往当属情理之中。记得小时候,每至中秋佳节,便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团聚在桂花树下的院子里,品尝着各种口味的月饼。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小小月饼寓意着阖家团圆。月饼最早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在古代作为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每逢八月中秋,民间都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阖家团圆,而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如今,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味道反而越来越淡了。眼下,离中秋节越来越近,各大商家月饼销售早已抢“鲜”上市,琳琅满目、花样百出的各色月饼纷纷摆上了货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秋节送月饼也开始变了味。吃月饼的不买月饼,买高档月饼的舍不得吃,更多的是托人办事所需,正所谓买的不吃,吃的不买。每到节日关口,寓意着团圆的月饼在某些人眼中,便成了利益交换的筹码,让中秋“明月”也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每逢中秋、国庆双节,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都会提前发布廉政提醒,公开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明确要求党员干部时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拒腐蚀永不沾,干干净净“廉洁”过节。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这几年的“四风”专项整治,利用中秋、国庆等节日违规收礼送礼的不良风气已经得到基本遏制。在今年8月23日开幕的第24届“中国月饼文化节”上,新出炉的《2018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过度包装”和“天价月饼”正逐渐消失,新品种、新口味的月饼销量将有所增加,月饼产品已经基本回归到传统食品和文化载体的自然属性上来。

  中秋节将至,希望小小的月饼始终保持传统的“味道”,更希望无论天涯海角,在外漂泊的人都能回家团聚,一家人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喝着桂花酒,品尝着家乡的月饼,话家常、谈变化、说未来,过一个传统而有意义的节日,共同擦亮中秋这轮“明月”的底色!

  孙   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戒网瘾,正途在哪里?
擦亮中秋“明月”底色
送炭应在下雪前
说道说道
不要使坏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擦亮中秋“明月”底色 2018-09-21 2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