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家哪里的?”
城里不比乡里,大家相互都不知根、不知底,见面一寒暄,就常被问来路,好像遇上了战争电影里的哨兵,一边拉着枪栓还一边大吼:“站住!你哪一部分的?”
兄弟,我老家,蓝江的。
蓝江没有江,她是条小溪。最宽处不过一丈,最窄处可一跃而过。但即便是如此的潺潺细流,清末以来却在沿线不足五公里的范围内,诞生了唐训方(清同治时期安徽巡抚、署理湖北巡抚)、萧石月(中共早期革命家、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革命烈士)、萧同兹(国民党中常委、民国中央通讯社首任社长)、吴基传(原邮电部长、信息产业部部长)等一众名流,鼎盛人文令后人不能不叹为观止!
但,这并非自己脑海里故乡的样子。我印象中故乡的样子,更像是海子写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咱都是凡夫俗子,毕竟要食人间烟火,要面包、要爱情、要房、要车、要上网……所以,我们如过江之鲫一般涌向城里,只为向往更好的生活!
城里的好是我从小就知道的,这都源于我的儿时好友、比我大两岁的小明。他一直也怀着这样的梦——去城里!接他爸的班!他爸是城里的工人,每个周末都会骑着“鲲鹏”牌的二八自行车回来,老远就可以看到他爸那潇洒劲健的身影。我一直挺羡慕他们家的,因为他爸每次回来都会给他带好吃的。他们家还有个好大的四合院,中间的天井铺着平整的青石,摆着一盆常年葱茏的兰花,门口还有棵挺直的大梨树。我平生吃的第一个梨,就是他家那棵梨树上结的,甘之如饴。村子里第一台电视机,黑白的,也是他们家的,几乎就是村子里男女老少的欢乐源泉……
但我更羡慕他的,是因为他有个漂亮的女朋友。那是四邻八乡最漂亮的妹子,早就被女方家人托人说了媒,说将来要嫁给他做老婆。
我那时还在上初中,虽然对爱情一无所知,但心底里还是泛着一股莫名的醋意,酸溜溜地自问着:“怎么好事都让他占全了呢?”
可接下来的几年里,风云突变。他竟然还没有等到十八岁能够接班的年纪,他爸的厂子就突然倒闭了,他爸成了下岗工人。紧接着,他妈又急又气竟然就瘫痪在床……
那时的同龄年轻人都踏上了去广东沿海打工挣钱的长途汽车,但他依然守在那个四合院里,盼望着父亲的厂子出现奇迹。静静等待着,年复一年……
慢慢地,那个四邻八乡最漂亮的妹子就再也未在他家出现过了,成了大龄青年的他忽然在某天就变得痴痴呆呆、喃喃自语起来:“我要去城里,我要去接班,我要她回来……”
在父亲的白眼、母亲的泪水和兄妹的无奈中,昔日令人羡慕的他,竟在某个寒冷的冬夜偷偷喝下了一整瓶的剧毒“甲胺磷”农药……
而村人都把他的死归结于那个四邻八乡最漂亮的女人,说她如果留在他的身边,他肯定不会去寻短见……
哈菲兹说:“爱情之路遥远漫长/你永远看不到尽头/为了达到你的目的/要把生命置之脑后。”我那儿时的伙伴,就真的这样把生命置之于脑后了!
我忽然想起他,想起那个当年乖巧的少年,仍然站在四合院前的梨树下,白花花的梨花开得正灿烂……
“你老家哪里的?”我老家?我老家的房子、他老家的房子,如今都已破败不堪,人们都四散在城里,老家房前的路都已被荒草爬满。我只能在城里拥挤的商品房里,莫名其妙地突然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