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红白理事会”狠刹攀比之风
有话就说
  ➡

  刘先卫

  近日,一场具有颠覆传统旧俗的“白喜事”在衡南县泉湖镇源泉村举行。该村跃进组的一位老人逝世,在丧葬仪式上,逝者家人和亲友不烧纸钱、灵屋,不做法事,不请“地仙”,孝家仅仅摆放了一个拱门,酒席也只安排了9桌,没有大操大办,整个丧礼简朴而庄重。曾经好面子、比阔气的“旧民俗”,正被从简从俭的新风气所取代,新时代文明乡风正逐步变成美丽现实。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酒宴风”盛行。酒席更是名目繁多。乔迁宴、升学宴、生日宴;满月酒、生病住院酒、买小车办酒等等,一桌酒席动辄几百上千元。菜肴越来越多,烟花越放越响,白酒越喝越高档,随礼金额越来越大。因为亲戚朋友都要前来捧场,一些农民的一半收入都在请客做客中吃喝而光,“份子钱”变成了谈虎色变的“人情债”。如此讲排场比阔气,攀比之风愈演愈烈,铺张浪费越来越严重,令许多群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为彻底减轻农民畸高的人情消费负担,遏制变相的人情债和攀比之风恶性循环。今年以来,源泉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狠刹农村攀比之风,制定了《村规民约》等,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俗。该村通过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的宴席规模、礼金、事项作出相关规定。在《村规民约》出台后的几天时间里,劝导和制止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就有4起,大大减轻了村民的人情负担、限制了铺张浪费。

  农村红白理事会,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给丧事、喜事立标尺,严格控制参与人数和招待费用,倡导丧事从简、喜事新办,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新风尚。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村规民约等刚性制度狠刹农村不良之风;利用多种载体宣传平台广泛宣传、多形式开展道德宣讲,引领农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破陋习,塑形象”活动,凝聚农民群众坚决破除陈规陋俗的新共识,树立文明道德新风尚、新理念,有力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肆”无忌惮
送娃出国游学 不可盲目攀比
“农村红白理事会”狠刹攀比之风
说道说道
赋予“良心药方”更多时代性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农村红白理事会”狠刹攀比之风 2018-08-06 2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