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很优惠:降低关税比率和范围空前
根据此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7月1日起降低的进口关税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和日用消费品两大类。税率分别为25%、20%的汽车整车关税降至15%;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降至6%。日用消费品包括食品、服装鞋帽、家具用品、日杂百货、文体娱乐、家用电子、日化用品、医药健康等8类,涉及降税的消费品平均税率由15.7%下降为6.9%,平均降幅为55.9%。
全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中心上海分中心税则研究科科长许秀融介绍,这是近年来我国第5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涉及类目是前4次降税总类目的7倍,涵盖日用消费品涉及税目总数的七成以上。“前4次日用消费品降税均以设定和调整‘进口暂定税率’的方式来实施,是动态的、临时性降税措施,而此次降税则是通过直接调降‘最惠国税率’来实施,更有利于稳定政策预期。”
据了解,在日用消费品中,无醇啤酒关税降幅最大,税率从35%降至5%,降低30个百分点。老百姓较为关心的医药健康类消费品,平均税率从5.5%降至0.3%,降幅超九成。
对于降税前后进口消费品关税与进口环节增值税将会如何进行调整的问题,上海海关关税处征管一科科长戎文琦表示:以某品牌电动真空吸尘器为例,其进口申报价格为1600元,降税前进口关税税率为10%,需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441.6元;降税后进口关税降至8%,需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降至404.48元,比降税前减少37.12元。
消费者最关心:商品能优惠多少钱
上海市民凌先生表示,自己此前就通过新闻了解到降税政策,最关心的还是由关税调整带来的商品价格变化,尤其是进口汽车的价格变化。
据悉,奔驰、宝马、奥迪、林肯、雷克萨斯等企业在关税下调的相关政策公布后,已经陆续宣布将下调其进口车产品在国内的价格。特斯拉更是在政策发布后不到3小时,就声明将下调不同车型价格5到9万元不等。不过,2017年中国市场的进口车总销量仅占全国汽车销量约4%,此次汽车关税下调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影响有限。
进口日用消费品价格因降低关税而下降的趋势,相较于汽车而言没有那么明显。记者在上海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了解到,部分商品7月以前已经下调售价,主要是企业配合降税新政进行的价格调整,为了让消费者提前感受到政策的红利。
上海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有限公司国际采购部总经理马骏介绍,他们是完全经营进口商品的商业渠道,关税下调对他们的产品价格影响比较大,但是政策从实施到落地生效需要一定时间。“近期在售的进口消费品价格主要受原先执行的销售合同影响,今年上架的商品价格其实是去年签约的价格,进口消费品的库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
马骏说:“我们提出企业可以适当让利给消费者,根据政策情况,重新评估和核查商品成本,再对价格作出针对性的调整。”以香水品类为例,关税从10%降到3%,完税成本也相应下调5到7个百分点,再加上企业补贴,最后呈现的商品价格大致相当于打了九折,原价500元的香水现在大概450元能买到。
未来更可期:更多更好的商品将进入百姓购物车
“此次降税政策将会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系列利好。”戎文琦说。一是降税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扩大进口,市场上进口消费品的品种将更加丰富,既可以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价格下调。二是消费品降税后,更多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商品涌入市场,消费者将有更多购买渠道。三是降税有利于产业升级,让商家在激烈竞争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本国消费需求。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今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主动扩大进口被明确为我国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之一。降低各类进口产品的关税,也被视为是主动扩大进口的重要措施。
“在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始之前,我们已经通过有关部门搭建的展前对接会等渠道和一些企业沟通了合作意向,涉及到很多从未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马骏说,“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新更好的商品进入老百姓的购物车。”
相关新闻:开放新政密集落地
中国一连串扩大开放措施正密集落地。
6月28日,中国发布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投资限制基本取消,金融、交通运输、能源等多个领域市场准入亦大幅放宽。
6月29日,外企备案管理新规出台。全球投资者来华开办企业可同时在线办理商务备案和工商登记手续,不用跑两个部门,也不用重复填写信息。
6月30日,2018年版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出炉。新清单长度比2017年版缩短一半以上,还取消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等多项限制,开放程度较全国版更进一步。
7月1日,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化妆品、水产品等一大批商品进口关税大范围下调。其中日用消费品最惠国平均税率从15.7%降至6.9%,平均降幅达55.9%。
此前,中国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提出一揽子扩大开放措施,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上半年完成负面清单修订,降低进口关税等。开放措施四天之内“四连发”,中国切实兑现开放承诺,主动将开放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决心可见一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称,近期中国开放政策出台的频率“在改革开放历史上都是少见的”,足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扩大开放。
“中国已进入深化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庆义表示,这一阶段意味着中国不再满足于开放本身,而是要提升开放的质量,实现与世界经济更高层次的互动。这一阶段,中国将更注重贸易平衡,更注重通过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高水平外资。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看来,当全球化遭遇波折,中国扩大开放“体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愿与各国一道,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方向发展。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