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某机构办事,看到机构主任正在与一个男人周旋。那男人双手叉腰,振振有词地质问女主任:“你们为什么不去慰问我?我是全社区最穷的一个,谁还比我更困难?我儿子三十岁了,现在还没有工作,我老婆又生病了,不能上班。以前每年都会上门来看我的,怎么今年你们就不来了?”女主任满面笑容,目含柔光,反复解释没有这笔开支。男人愤愤不平地出了办公室。女主任长叹一声:“一家三口都吃低保,下岗了就不再找工作,还觉得社会欠了他的。”
前天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有个关系不错的远房表妹,丈夫长年瘫痪在床,没法工作。前些年,她女儿要上大学,没钱交学费,跟朋友借了五万块钱。现在我朋友孩子结婚了,要买新房,想问表妹要回这笔钱,也知道表妹所在的乡下村里卖了土地,刚好分了钱,有能力还上。可是,表妹双手一摊:“我没有钱,要告你就上法庭告去!反正我一个弱女子,女儿也不争气,丈夫是个病秧子,大不了你拿刀搁我脖子上,我不怕!”朋友气得不行,对方明明是有钱不还,他却要背上欺负弱女子的恶名!全身是理,却找不到一个说理的地方!
苦难,成了他们的通行证。
中华民族一直是个敬重苦难的民族。孔子三岁丧父,母亲一手将他抚养成人。孟母三迁,搬家的时候也没看到孟父。岳飞就更有意思了,明明是中产阶级富二代,父亲大名岳和,为儿子遍请名师,文学武学双足鼎立。可到了小说中,他不仅父亲得隐身,家产也跟着消失,无依无靠寄人篱下。孙康映雪,车胤囊萤,凿壁偷光,牛角挂书,这样的故事恒河沙数。
可是,我们敬重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在苦难面前毫不畏惧绝不退让,用毅力和血汗将苦难踩成道路,既淬砺了精神,又丰富了生命,在苦难中升华自己,由此开拓出新的人生境界。我们轻视这样的做派:躺在苦难的温床上,享受苦难本身带来的便利。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人在受苦的时候,如果不是拼尽全力去想办法解决苦难,就会尽全力去找到受苦的原因。因为,找一个原因让自己下台阶比努力奋斗轻松得多。怪天怪地怪坏蛋,反正不怪自己。卸下了责任,轻松了心灵,解放了身体,苦难就成了一种享受,成了武器,成了自己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而追求幸福,就像走钢丝,每一步都要集中最大的注意力,要在各种因素中小心翼翼地平衡,既要有勇气,又要有智慧,还要有真正的慈悲和仁爱。古语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的时候不怨天尤人,多埋头苦干,不因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就理直气壮;富贵的时候不居高临下,不仗势欺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记得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知道自己要对民族的未来负责。苦难也罢,富贵也好,本质上都是人生的一座桥梁,引领我们走向那更为辉煌灿烂的精神家园。
慈悲与智慧并存,勤劳与勇气同在,世界的大门正在为你我徐徐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