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技术工人1.65亿
汤涛介绍,多年来全国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涌现了一大批像许振超、高凤林、李万君、李斌、徐立平、巨晓林这样一批大国工匠和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
汤涛同时指出,全国的就业人员有7.7亿,技术工人有1.65亿,其中高技能人才有4700多万。这三组数据有两个比例可以在国际上做比较。一个是技能劳动者,也就是技术工人占就业人员的比重大体上占到20%,而高技能人才只占6%,这两个比例都是比较低的。目前,我们掌握的就业市场求人倍率技术工人都在1.5-2,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高级工以上包含技师和高级技师非常短缺,所以技工短缺的现象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存在。
汤涛也做了一下原因分析,主要是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不够高,受社会环境、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再加上收入水平偏低,许多青年人不愿意当技术工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统筹研究、综合施策、长期努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政策的推出,第一次把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上升到全局高度,摆在一个重要位置,抓住了技术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意见》聚焦企业人才瓶颈,突出激励提升,强化问题导向,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针对性和标志性。
五举措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
汤涛称,有关文件起草过程中研究的一项重点问题就是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提升问题。从总体上讲,技术工人待遇普遍需要提高,而在技术工人当中最需要提高的是高技能人才,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高技能领军人才。
汤涛介绍说,《意见》对高技能的领军人才有一个范围上的界定,大体上是“5+1”。
所谓“5”,指从国家的层面认定分为五个方面,主要包括:一是全国劳动模范;二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是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已经表彰了十三届,2018年准备表彰第十四届,目前全国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有230人;四是全国技术能手,已表彰了2000多人;五是享受特殊津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从90年代开始评选的,开始时只表彰专业技术人员,2008年进行调整,拿出表彰总额的10%,专门表彰高技能人才。
所谓“+1”,是加上省级政府根据本省的产业情况、经济发展情况所认定的“高精尖缺”的高技能人才。
汤涛透露,关于切实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具体措施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加强对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服务保障,要求各地设立服务窗口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
第二个方面,提高政治待遇,包括纳入党委联席专家,鼓励各方力量以各种方式进行特殊的奖励,包括鼓励企业吸收他们参与经营管理决策。
第三个方面,提高经济待遇,主要是鼓励企业为高技能领军人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和年资年功的工资制度,试行高技能人才的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参照高级管理人员的标准,落实或者兑现相关待遇,按实际贡献给予绩效的奖励,在调研过程中曾发现有高技能领军人才的贡献与得到的待遇不完全成比例。
第四个方面,提高社会待遇,鼓励社会方面多做工作,解决他们的困难问题,如住房、安家、子女教育方面,再比如在大城市的积分落户等方面给予帮助。
至于第五个方面,汤涛表示,主要是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更多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攻关,也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成果,支持他们参与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包括海外的交流活动,同时也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绝招、绝活、绝技的宣传推广。
据新华网
山西永济,一名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控机床的操作。(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