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仲辉
通 讯 员 周琴波
本报讯 3月23日,市委党校组织春季主体班的200名学员,来到衡阳工业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员了解衡阳工业的历史和现状,提振衡阳工业信心。
衡阳自古是工业重镇,神农创耒于衡阳,用工具革命开启了华夏农业文明新篇章,蔡伦造纸造就文化传播新纪元,王船山衡阳开创实学体系,曾国藩筷子洲造船助推湘军崛起,近代中国工业救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开新序幕。晚清时期,水口山渐成中国铅都,衡阳工人运动世所瞩目。直到抗战工业内迁,衡阳制造业聚集,工商业繁华,一度居全国第三。新中国成立后,衡阳确立了工业立市的发展规划,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衡阳现代工业体系日臻完善。原子弹爆炸、神州飞天、南海采冰,衡阳工业产品不断诠释着中国工业追赶世界的时代脚步。今天,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中,市委、市政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强市为核心,以建设“五个新衡阳”为目标,衡阳工业正承前启后再度崛起。
春季主体班的学员有来自基层乡镇的主要领导,有市直各部门及县(市)区的领导干部,他们认真参观了每个展馆,详细了解了衡阳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认真听取了对衡阳工业发展的介绍,对衡阳工业成就啧啧称赞,对振兴衡阳工业,发展实体经济,建设“五个新衡阳”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