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增长潜能。6.5%左右的增速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大体一致。最近10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6.7%到6.9%之间,已逐步调整至与中高速增长潜力相适应的水平,与就业、物价、效益等指标更趋匹配。
再说运行风险。随着系统性风险从不断聚集转向逐步释放,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近几年,通过积极稳妥去杠杆,控制债务规模,增加股权融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去年宏观杠杆率涨幅明显收窄、总体趋于稳定。
还有就是市场信心。随着传统部门产能利用率提升、资产负债表得到修复,今年1—2月份,我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1和1.4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0.2个百分点。央行日前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达74.3%,比上季提高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81.9%,比上季提高2.8个百分点。
最后看外部环境。去年,世界经济从复苏乏力转向普遍复苏,出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首次大范围向好、主要经济体同步增长的局面。不少专家预期,今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有望延续,范围还将拓展,这将为我国增长阶段转换创造外部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