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发声
近日,一位大学老师因为点评学生作业在网络上走红。“这样的作业给我来一打”“带给人一种云淡风轻的美好”“时光易逝,请君珍惜”等都是作业点评中的金句。这位大学老师叫董桂菊,是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的一名老师。谈及因为点评作业而走红,董桂菊称“真没想到”,她认为原本只是促进教学的一个方法,自己还会沿着这个路线一直走下去。
1.靠作业评语成为网红老师,对东北农业大学的董桂菊老师来说,虽然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在我们惯有的印象中,大学里的老师大多数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所以,当像董老师这样温情而有爱的“清流”出现时,被学生疯狂“打call”也就不足为奇了。
难能可贵的是,董老师写作业评语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达20多年的坚持。甚至有毕业10多年的学生参加同学聚会时还带着“几次搬家都不舍得扔”的作业本,感谢老师的教育引导。当然,也有同学坦言自己在董老师手里“挂过科”,这恰恰说明老师是有原则的宽严相济,而不是一味无选择的“煲毒鸡汤”。
——评论员 李福鹏
2.董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上课,学生首先要喜欢你,然后会喜欢上这门课。这就包括作业批改的环节,通过这些让学生体会到上课的魅力。”这表明董老师是在专业教学中加入了精神交流的因素,把教学提升为“教育”。所谓“网红”与“金句”都是表层的东西,对人的关注,才是董老师这样做的价值所在。
教育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价值,不是劳动力训练,而是育人,满足人的自我完善的需求,满足人成其为人的需求。这个需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情感的、审美的、人的气质与个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董老师的学生仅仅是需要一些谋生的能力就够了,又何必互相传看董老师的批改?又何必羡慕别的同学从董老师那里得到了“金句”?“言为心声”,他们是想从董老师的批改中,更多地了解他们所喜欢的老师。阅读董老师的批改,也是与董老师交流的一种途径。
——评论员 戎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