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就说
江德斌
近日,济南警方就《济南市公安局关于加强养犬管理的通告》向社会征集意见。通告中拟规定,市民遛狗时绳长不得超过1.5米,引发争议。济南市公安局养犬办一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遛狗绳长数据,是畜牧部门经过实验后得出的,是“不至于影响他人所应保持的安全距离”。一旦发生纠纷,束犬绳的长度是否符合规定,将成为警方裁决时的判断依据。
遛狗绳有必要规定这么细吗?不就是一根绳子,还非得不超过1.5米?这是很多人看到该通告的第一反应,显然对这项规定不理解,认为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其实,遛狗绳主要用于外出时牵住狗,绳索要具备一定的弹性,长度也应适宜为好,不可过长,以免发生犬只挣脱绳索、冲撞、咬伤、吓到他人的情况。按照济南市公安局养犬办介绍,“遛狗绳不超过1.5米”是经实验得出的结果,显然有科学依据,并非拍脑门子随意发布一个不靠谱的标准。
近年来,我国宠物狗数量增长很快,在给主人带来快乐之际,也衍生出很多社会问题,不文明养犬行为非常突出,令很多人产生厌烦心理。目前,部分城市为了规范养犬行为,纷纷出台地方细则,明确犬只主人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倡导文明养犬行为。
从各地颁发的遛狗规定可以看到,均对遛狗时需佩戴束犬绳做出明确要求,但对于遛狗绳的长度,则就不尽相同了。比如北京、辽宁、江西等对遛狗绳长度未做具体说明;上海、黄山市等规定长度不得超过2米;遛狗绳没有全国统一标准,完全是由地方自主规定,济南市要求的不得超过1.5米,也是合理范围之内。
近年来随着犬只数量的急剧增长,由此诱发的社会矛盾、意外伤害事故骤然增多,对犬只管理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延续以往的粗放式管理,需要采取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遛狗绳不超过1.5米”就是精细化管理,体现城市管理的进步和规范。犬只管理规定的细致化,令基层执法人员有章可循,亦由此限制了执法权限,避免自由裁量引发的不当执法,对养犬者和市民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