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畸(1857年—1926年),字孝耕,广东番禹人。他的父亲沈锡晋是翰林,曾任扬州知府。沈宗畸从小跟随著名学者郑果学习,才艺超群,中过举人,任过礼部词祭司。之所以想起写些什么,主要是去年从北京买回了他的一件书法作品,买回时有一些破损,送去装裱时,修复师傅本身也是懂书法的,不但自己写书法,也收藏有何绍基的书法。他看到这件书法时不住地称赞,说现在很少见到写得这么好的了,墨是好墨,纸是好纸,书法也是好书法。听到他这么评说,我很是欣慰。 之所以入手他的作品,主要是因为我一直都收藏湖南籍老字画。沈宗畸是南社成员,写过很多诗,也出版过《晨风阁丛书》《东华琐录》《繁霜词》等;沈宗畸与南社李洞庭(湖南)是好友,他们有过频繁的书信往来;这幅书法功底确实深厚,诗词功底更是如此。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写书法的已经不多了,即便有,也不见得能写出像沈宗畸这样好的诗词来。
这件书法作品是小四尺是为一个垂叟周大人和他夫人六十大寿所写的,里面的诗词正是沈宗畸所作,内容是:山茶风里月当头,绂佩齐眉甲子周。闽簥岭梅瞻使节,珠盘玉敦赞嘉猷。闲评采釉修资史,喜协陔笙戛酒筹。我亦同年攀桂客,好凭双管祝杨彪。年愚弟沈宗畸孝耕拜祝。难得的是这幅字旁边还有与他同时中举的人写的一行小字:沈宗畸,字孝耕,广东番禹人。古人过生日,送幅书法作首诗,雅致之极。哪像现在,吃饭喝酒送礼金,倒是显得俗气多了。
沈宗畸与徐凌霜、袁克文、陈半梦并称为“京城四大才子”。沈宗畸在北京待了三十年。1908年,他在北京发起成立著君吟社,樊增祥、陈衍、郑孝胥、陈宝琛都是会员。同年,又发起编辑《国学萃编》,其宗在于传承学术,而不仅限于抒发文人雅兴。沈宗畸是著名藏书家,伦明在《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中称其“如许豪情付断编,宣南旧梦散如烟。前青厂里重经过,凄绝晨风一惘然。”在加入南社后,沈宗畸主编过《女子白话旬报》。晚年的沈宗畸比较落魄,不在礼部任职,经世交徐鼎康(时任吉林度支司使)推荐投奔吉林巡抚陈昭常,陈昭常听过沈宗畸的才华也打算录用他。但沈宗畸毕竟是风流才子,恃才傲物,他在和颐植的诗中有“我来为炼冰霜骨,不向东风借一枝”之句发表在《吉长日报》上,正巧被陈昭常看到,于是任职的事情就没有后续了。沈宗畸在吉林与吴梦兰组织廿四番风馆诗会,他喜欢看佟月卿和尹桂兰的戏,看完就作诗,前后有八十首,才华不减。1915年,袁世凯恢复帝制,想要拉拢他。沈宗畸不同意,去了汉口,整日赋诗消磨心志,袁世凯失败后才回北京。
1926年沈宗畸去世,与他有着忘年之交的南社李洞庭为他写下墓志铭:柳下惠不卑小官,而孟子以为圣盖富贵不可取。抱关 柝以免死,古人处也往往贵此也。大党某氏与宗畸同乡,稍与追逐俯仰焉,贵且富久矣。而宗畸不然,岂独不入筹安会,为能娇然自胜哉!
从沈宗畸的诸多诗词中,不难看出他的才华,也正是因为被他的才气所吸引,才入手他的书法,也开始了对他的了解。他的书法、诗歌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沈宗畸书法作品
【艺海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