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古典家具之都”江门新会印象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块木与一座城的“不老传奇”
——“中国古典家具之都”江门新会印象
  本报记者  邹雪峰  王文焱

  开卯、雕刻、组装、打磨……10日下午,在首届江门新会“威名杯”榫卯结构纯手工制作大赛现场,参赛者娴熟地演绎着每一道精致的工艺。这一门制作古典家具的传统工艺,在一代代新会工匠们的手里传承,帮助一群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在11日上午举行的“新丝路历代服饰秀暨中国传统家具鉴赏与收藏”讲座中,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伍炳亮说,一件古典家具是否值得收藏,要从“型、工、料”三方面进行判断。在看到总体造型后,要细看家具的榫卯结构,看雕花工艺,是用纯手工雕刻还是用电脑雕刻,手工雕刻会更加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在新会,有一大批手工制作古典家具的能工巧匠。据新会区高级技工学校培训科郑衍江介绍,该校于2011年起开设了古典家具制作专业,每期招生30人。从2014年开始,面向社会开办“红木学堂班”,培训社会上的古典家具从业人员500多人次。今年10月29日,新会还在红木销售发源地紫华路建起了一个拥有30名工匠工作的“工匠文化园”。

  一块木,是红木;一座城,即新会。

  因为这块红木,新会荣膺“中国古典家具之都”,成为中国传统古典家具行业“广作”流派的发源地和古典家具集散地。

  新会区古典家具商会会长袁秋耘说,“中国古典家具三大流派 ‘广作’‘京作’‘苏作’和浙江东阳、福建仙游等地的古典家具在新会都可以找到。”据介绍,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绵延千年,新会古典家具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传承了古典家具所要求的榫卯结构、传统造型及传统文化。2009年,新会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国家级称号。

  目前,新会区正大力推动古典家具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了“展厅+基地”发展模式,形成了古典家具产销十里长街,创下县级行政区域全国古典家具行业“四个最”:一是古典家具生产经营厂家门店最多;二是红木原料品种最齐全;三是京、苏、广作并存发展,品种最多;四是古典家具产销地域最广。新会古典家具产业已经形成设计、生产、销售及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全区古典家具生产、销售及相关配套企业4000余家,从业人员超15万人,日耗原材料超1000吨,年产值超100亿元,产品远销国内京、津、沪、穗等大城市及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届中国(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见证了新会古典家具文化的创新发展之梦。

  新会区委书记文彦说,新会区将继续根据“放管服”改革政策,将一些能够归纳到社会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功能,尽量从政府管理领域交出去,下放到行业协会,让协会来为整个行业提供服务。同时,将从政府层面,加大扶持和引导,为企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便利,助力新会古典家具产业创新发展。

  11日下午,新会红木电商孵化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落户汇楹红木城。这是新会区推动古典家具文化创新发展的又一新举措。新会区传统古典家具行业协会会长黄惠满说,要树立品牌创新意识,加强品牌培养,进一步增强新会古典家具产业创新发展的竞争力。

  如今,新会制作的古典家具既继承了明清家具中“广作”艺术传统及精巧工艺手法,又糅合了华侨文化和西方文化,成为“在传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的生动写照。新会已经成为中国古典家具名符其实的复兴基地,在传承古典家具传统文化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在继承中创新的发         展之路。

  入冬之后的岭南依然暖意融融。11月9日至11日,在位于珠三角西南部的江门新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5家媒体“老记”走进这座木香四溢、温暖如春的南粤历史文化名城,聚焦第二届中国(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领略“广作”古典家具文化的古风新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一块木与一座城的“不老传奇”
衡阳晚报版面五A05一块木与一座城的“不老传奇” 2017-11-18 2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