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迅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党委书记彭小冬表示该乡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驱动茶叶产业、生态旅游、特色种养“三驾马车”,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十九大”精神飞进每家每户
“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家的苦日子就要过去了……”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后我们农民的底气更足,劲头更大,信心更强了。”
近日,记者在塔山瑶族乡鳌头村茶叶基地看到一幕这样的场景:茶园里,明媚的阳光下,一群瑶族同胞围着一个人貌似在听讲故事。走近一打听,原来讲得正起劲的是该村村支部书记盘久余,大家利用做事休息的时间,正在听盘书记讲十九大的一些事儿,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询问,发出笑声。
盘书记笑着告诉记者,十九大召开当天,乡里面组织收看了十九大直播,并要求我们要向老百姓传达一些息息相关的内容,这不,我刚刚在家里看到大家在茶园做事后正休息,我就过来和大家聊天,现场当起“宣讲员”了。
据了解,十九大召开当天,瑶族同胞像过节一样,穿上瑶服,乡里面组织党员干部、部分有文化的群众分几个会场进行了收看,学习完后迅速结合乡镇工作实际进行传达贯彻,该乡把十九大报告原文打印出来,并把和农村农业相关的一些内容标注出来,下发到每个村支部,要求党员干部先学,学完后,要多形式向百姓宣传,让十九大精神走进每家每户,这才有了文中一幕。现在,走在瑶乡,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十九大。
瑶乡巨变,百姓喜笑颜开
产业扶贫带领村民摘“穷帽”
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该乡地理位置边远,“一脚踏三市,一鸡鸣四县”,位于三市(衡阳、永州、郴州)四县(常宁、新田、祁阳、桂阳)交界处,曾被称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生产资料极为欠缺、瑶民生活极为贫困”的三极地区。全乡9个村,10800人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89人,贫困率达18.4%。
“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今年的目标是贫困村全部摘帽。”该乡已经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近年来,该乡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干群一心,在扶贫的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不断夯实基础设施,正式获批国道234、省道347从塔山过境,完成近30公里村组公路及茶园路硬化,修通2条县际断头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95%以上组公路硬化;启动贫困户安全饮水工程,到目前,542户贫困户都将用上了的安全放心水;建成应急广播信息平台,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用上高速电信宽带网络;针对全乡贫困村的农网改造全部启动。
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跟上发力。该乡近年上报扶贫项目35个,已启动26个,完成小额信贷380多万。全乡以茶叶产业、生态旅游、特色种养为“三驾马车”,拉动贫困户奔跑在脱贫路上。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合作社,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该乡形式多样,想方设法给贫困户“造血”。全乡28家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就业以及委托帮扶等方式对542户贫困户进行多种形式联接,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
“像我这样的年纪,现在在家门口的茶园帮别人做事和卖茶叶就能增加五六千的收入,我以前都不敢想,我现在对我们家脱贫充满信心。”采访中,鳌头村60多岁的贫困户柏德富满脸喜悦地告诉我们。
信心在,万事成。2016年,该乡狮园、东江、西江、板角4个村已经摘掉贫困帽,到今年底预计全乡贫困村将全部脱贫摘帽。
基础设施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