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中的“不平凡”
  ——胡亚林军旅题材小小说赏析

  张联芹

  小说是描写人物故事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中,人物形象的“饱满化、个性化和独特化”,是衡量小说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大千世界,铸就了芸芸众生的百态,在这些繁杂的人物中,军人及与军人相关的故事总是会引起共鸣和感动。胡亚林先生写过多篇军旅题材的小小说作品,其笔下的人物形象饱满鲜活,富有个性,且语言风格独树一帜,让人过目难忘。

  《喊俺一声娘》中,金俊杰烈士的母亲是一位淳朴善良的老人,虽然她在梦中无数次梦见儿子的身影,可她却将这份思念和爱怜深深埋在了心中。当“我”前去探望时,没有过多地期盼,只想让“我”代替俊杰喊一声娘。读到这里,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潸然泪下的。作者没有将烈士的母亲“高大上”,也没有将她虚拟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通过平实的对话,将一个淳朴良善的农村老大娘、一个思儿心切的老母亲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这种刻画是“刀刀入心,笔笔入骨”的。

  “卫副政委,部队不是规定对飞行员家庭两年一次家访吗?距上次才刚刚一年,你怎么又来家访了?”

  “大娘,这次我是休假顺路专门来看您的!”

  “嗨,俺一个老太婆天天有吃有喝,又不缺钱花,还有俊杰惦记着,怎么好劳烦你破费大老远的跑来看俺,怪不好意思的。”

  在一来一往的对话中,把“大娘”这个形象刻画得很饱满,也富有了一定个性。结尾陡转,写“大娘”甘愿忍受痛苦也不忍心揭穿这“温暖而又让人痛心的骗局”。她眼里流出的不是泪,而是血!我们的心被揪得生疼,我们的心也被感动得生疼。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仅需要刻画,还需要“对比”,在“对比”中显现出各种人物的特性和个性。《机械师与飞行员》中,“他与飞行员”这两个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让人物形象变得饱满而鲜活。他是飞行员,他是地勤机械师;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受人敬仰,一个默默无闻。这一连串对比都是在悄无声息中被作者轻描淡写地叙述出来,顷刻间将军人的铁骨和义薄云天的气质突显在人的眼前,让人不仅感动,还有感慨。

  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军人都是让人敬仰的,他们用铮铮铁骨和坚定信念换来了世界的和平、换来了富足和祥和。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我们不得不提《红军炮》中的李木匠。他集智慧、理智、稳健、忠诚于一身,不仅制造了“红军炮”,还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毒打,最终让敌人丧命于“红军炮”下。李木匠这个人物,作者同样没有“高大”化,也没有“神”化。他有血有肉,在敌人的严刑下,他发出阵阵撕心裂肺的喊声;当他被敌人的酷刑折磨得死去活来时,他发出了声声诅咒;当敌人被骗进入他的设伏中时,他又发出了欣慰的笑声……李木匠这个人物形象不仅就这样立在了读者面前,且有血有肉有。

  小小说因其篇幅所限,要将里面的人物刻画饱满,将故事情节叙述清楚是很难的,可胡亚林先生却做到了。无论是《遭非议的兵》中的张才,还是《飞行员的妻子》中的艾华都是极富个性特点的,所不同的是,《遭非议的兵》采用的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通过“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对话,突显出张才这个人物形象。《飞行员的妻子》采用的是“平铺直叙,对比渲染”的手法,通过艾华与大姐的对话,再通过她的行动来彰显出军嫂这个艺术形象。

  胡亚林先生笔下的军人形象是富含时代气息的,也是贴近生活的,仿佛这些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极易引起共鸣,这样的人物也往往是让人过目难忘的。胡亚林先生善于“捕风捉影”,更善于“淡笔素描”,寥寥数笔就将一个鲜活的人物立在读者面前,这些人物没有“高大上”的虚化,有的只是一份平凡,可正是这平凡中隐含着“不平凡”。在平凡中倾述对祖国的爱、对亲人的情;在“不平凡”中传递正能量,让泱泱大国威立于世界面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小人物亦有大人格
平凡中的“不平凡”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平凡中的“不平凡” 2017-11-14 2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