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22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百年前
欧洲间谍专门刺探中国瓷器生产情报
  三百年前的欧洲,人们的餐桌上没有像样的餐具,使用的多是卫生质量不合格的陶碗。贵族阶级虽然使用银制餐具,但银制餐具易生锈发黑,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一日三餐。此时中国冰清玉洁、极其卫生的白色瓷质餐具传到了欧洲,全欧洲为之倾倒,视之为“白色黄金”,于是一下子风靡,纷纷涌现在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的餐桌上。

  中国外销瓷“事件”,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传教士受政府派遣来到中国,开展间谍活动

  18世纪初,欧洲大量从中国进口外销瓷,不少国家颇感危机,呼吁抵制中国货,而私底下,纷纷山寨中国产品。

  而实际上,对中国瓷器的仿制更早就开始了。模仿失败,很多国家如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等纷纷跟上,开窑建厂,继续模仿,试图打开中国瓷器生产的秘密。

  同时,欧洲国家还派出了间谍,专门刺探中国瓷器生产的情报。

  这一重任落在传教士的身上,于是,受政府派遣的宗教间谍来到中国,法国传教士昂特雷柯莱是最著名的一位。

  从1698年开始,昂特雷柯莱(1664—1741年,中文名殷弘绪)作为在江西省的传教士,担任景德镇一个陶工圣会的牧师,他和圣会的陶工们和谐相处,获得了他们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瓷器生产的秘密。不久,昂特雷柯莱寄回国内三封信,详细记录了中国景德镇烧瓷的过程,这三封信便成了欧洲瓷器史上最有名的信件。

  法国学者伯德莱提供的研究证据表明,昂特雷柯莱寄往欧洲不少景德镇的瓷器原料白不子与高岭土样本。在法国寻找类似的原料。

  经过150年的模仿,欧洲人最终生产出了瓷器

  昂特雷柯莱并不是第一个潜入中国的瓷器间谍,第一个来中国刺探瓷器生产情报的是天主教传教士克鲁兹,1547年他离开葡萄牙来到中国,是第一个描绘中国青花瓷生产流程的欧洲人。此外还有一个著名的“瓷器间谍”,是法国驻中国汉口的领事谢尔策,他在1882年访问了景德镇窑厂,为法国塞夫勒窑厂窃取情报、搜集样品。

  17世纪时,中国正处于明清两朝更迭之际,中国陶瓷等商品出口一时阻断,造成输欧瓷器迅速减少。此时荷兰人抓住商机,加紧仿制中国青花瓷,其产品几乎覆盖了中国瓷器空缺的欧洲市场。于是,欧洲市场到处都是荷兰代尔夫特窑生产的青花釉陶,这些釉陶外表几乎完全模仿中国瓷器,因此获得欧洲市场青睐。

  后来,英格兰也如法炮制,制造相类的釉陶,专家称英式代尔夫特釉陶。英式代尔夫特釉陶满足了本国的需求,受到乡村人和新兴中产阶级的欢迎。

  今天,在欧洲各地的博物馆、文物市场,都能看到这种类型的釉陶。

  欧洲人模仿中国瓷器,足足进行了150年的实验烧造,最终生产出了地地道道的瓷器产品,真正的硬质瓷诞生了。之后,迅速占领了欧洲的市场。

  据《光明日报》

  《喝茶的一家人》画中人使用的中国瓷器(资料图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三百年前 欧洲间谍专门刺探中国瓷器生产情报
古人对不同年龄 孩子的称谓有哪些?
何谓“九族”?“九族”包括哪些人?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三百年前
欧洲间谍专门刺探中国瓷器生产情报
2017-07-22 2 2017年07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