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李 楚
实 习 生 张 榕
说起衡阳产的陶瓷产品,衡阳人的脑海里首先冒出来的大多是界牌陶瓷,然而,很多衡阳人不知道的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衡阳瓷厂生产的“衡阳”牌衡美精陶餐具曾经扬名海外,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日前,80岁的原衡阳瓷厂老厂长李诗浦将一套釉下彩色边衡美精陶餐具捐给了市工业科技展览馆(筹),通过精美的陶瓷餐具,带着我们一睹衡阳陶瓷业的风采。
30多年前的“衡阳”牌精陶餐具仍旧光亮如新
眼前这套衡美精陶餐具尺寸上比一般的家用餐具要稍大一些,呈扁平圆盘状,为瓷白色。虽然已经有些年份,但盘子依然光亮如新。盘底有两行字,上行为品牌“衡阳”二字,下行为英文字母“MADE IN CHINA”。
“这些餐具是我们瓷厂于1979年-1984年间生产的,它们当中最年轻的也有33‘岁’了。”李诗浦摸着这些“宝贝”爱不释手。
“这个产品耐急冷急热的性能极好。”李诗浦介绍称,这套产品除造型美观大方、釉面光亮、色泽鲜艳外,其最大优点是能在温差200℃以上的环境下反复循环使用不破裂,适合微波炉的加热、机械消毒和洗涤。
有幸见到眼前这套“衡阳牌”釉下彩色边衡美精陶餐具,李诗浦老人功不可没。原来,曾参与研发这套产品的李诗浦自己并没有留存该餐具,在得知衡阳在筹建工业展览馆后,他急忙打印了一堆号召单,贴在老家属区里,并找老员工一家一家地去收集这套餐具,最终才有幸找到。
当机立断拿下美国商家的订单
从李诗浦手中诞生的这套衡美精陶餐具曾拿下过不少奖项:1981年被衡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成果一等奖,1984年获评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科技成果三等奖。
“这套产品是我们厂的一个意外收获。”李诗浦老人称,1978年,当时还是厂里技术股长的他跟着厂长来到广州春交会,结识了美国天山综合贸易公司的经理布朗先生。对方提供了一些草图,标注着他们这次来华想要定制的一批产品。按照草图要求,这批产品要在200℃的环境下,反复循环使用不破裂。而当时,微波炉消毒柜等产品并未在中国普及,这类产品更是李诗浦他们从来没有涉及过的领域。
“厂长当时还拿不定主意,不敢接单,我当即告诉他可以接下业务回去试一试。”接下业务后,李诗浦回到厂里立即成立了“攻关小组”,仅用三个月时间,这套餐具便研发成功。此后,美商代表来到厂里实地考察,随机抽样对产品进行温差220摄氏度急冷急热循环测试,样品完全没有破损,当即便签下了订货合同。
这套餐具让整个衡阳瓷厂翻了身
也就是当年在广州春交会上这样一个当机立断的决定,衡阳瓷厂的命运就此改变。
1979年,这套“衡阳”牌釉下彩色边衡美精陶餐具进入了国际市场,除畅销美国外,还分别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地,并申请获得了“衡阳牌”国家注册商标。
“我们是个小厂,刚开始员工100多人,开发这个产品之后,建了一万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招募了一大批工人,员工最后增加到400多人。”李诗浦称,在1981年至1983年间,衡阳瓷厂衡美精陶餐具的产量每月都在一万套以上,几个主要的品种日产量保持在3000件以上。而在销路最好的1982年,产值将近840万,在当时的省内陶瓷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事实上,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而当时已经标注“衡阳”牌商标的这套产品被要求换商标,因为这批产品在国外很受欢迎,李诗浦将情况汇报国家工商管理局,国家工商管理局将此作为一个特例,保留了“衡阳牌”商标。
但令人遗憾的是,好景不长,由于外商不再下单订货,1984年,衡美精陶餐具停产,2007年,衡阳瓷厂宣告破产。
“衡阳瓷厂只是一个小厂,在衡阳工业的发展洪流中,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在我看来,虽然是个“小零件”,却是整个衡阳工业发展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应该被铭记。”李诗浦说,当初和他一起研发产品的同事很多都已经去世了,“我有义务让衡阳工业历史记住这个曾经大批量出现在美国人餐桌上、印着‘衡阳’字样的产品。”
扬名海外的衡美精陶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