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学说提到怒、喜、思、悲、恐组成的五志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情志变化,情志失调也会影响脏腑功能的正常运作。而我的患者多为慢病或长期卧床,往往情志不舒,烦躁多疑。所以除了对症下针,醒脑提神以外,更是要从心理上疏导他们,给他们以康复的希望。”蒋金华说,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遇到再难缠的病人,她都可以保持好脾气和好态度的原因。
看诊时,蒋金华脸上总是挂着颇具亲和力的笑容,热情地和每一位前来治疗的患者打招呼,看到等得有点不耐烦的患者,也总是用温柔亲切的话语安抚其情绪。
但若真的遇到十分“难缠”的患者,先不动声色,避免矛盾升级,后察言观色,适时予以安抚解释,便是她避免医患矛盾的小秘诀。
“巅峰期,我们科室得同时治疗100多号病人,排队、公共资源少,拥挤等问题都会导致患者直接把气撒在我们头上。”她无奈地说道。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名50多岁的患者一进门就黑着脸,连着更是破口大骂, 各种抱怨,人太多,排队难,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况,蒋金华先是选择沉默不语,等到她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安抚并听其倾述,解其烦恼。“其实很多患者情绪很激动时,会觉得为什么医生不理人,其实我们是在察言观色,等待时机。只要这个时候,无论我们说什么,怎么解释,他们都听不进去,只有等待情绪平复后,我再和他们耐心解释,避免冲突升级。”为了避免患者心气郁结,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她每次都会多留些时间给患者倾述病情,然后再把病情的前后发展、病情的原理都和患者沟通清楚。她相信,只要掏心掏肺地对患者好,为其设身处地着想必然会换来患者的理解与认可。
最忙碌的时候,蒋金华得同时治疗七到八个患者,尽管这个数字听起来并不是那么令人“焦头烂额”,但针对首诊患者的大量问诊和针灸往往会消耗数个小时的时间。面对首次就诊的患者,蒋金华在与他们进行沟通的同时,更要与陪同前来的家属进行交流。“遇到病史特别长的,就会问得更细。比如本次发病异常表现、首次发病时间、原因、症状、病情演变情况、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有时患者还没开口,几个监护人之间就开始相互争着表达起来,嘈杂的争吵反而令患者更加焦躁。” 每到这时,蒋金华就会首先安抚家属的情绪,然后再进入正常问诊的环节。“中医本就讲究一个望闻问切。而患者的情志好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到病情的发展,所以作为医者我既要治疗身体上的疾病,更要关注其情绪的发展。”
和颜悦色,善解患者焦虑情绪
在衡阳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脾气好、服务好、技术好的“三好医生”。采访当天,当记者走进该院神经内科的住院部,宽敞的过道两旁摆满了病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蒋金华正一边给一个小女孩细心地扎针,一边和患者家属热情地交谈着,一边又时不时亲切地嘱咐女孩不要乱动,以免扎错穴位。在记者随机采访中,几个正在治疗室等候治疗的患者说起蒋医生,评价也出奇地一致,就是不管面对再多的患者,再喧嚣的环境,和颜悦色永远是她待人处事的第一反应。
蒋金华正在为患者针灸治疗
蒋金华
宁心安神、平抑缓急、救逆顺经的效果,并配合艾灸,通过一年的治疗,老陈便完全痊愈了。
中风后的康复、脑外伤后遗症、脑瘫、脑炎后遗症这些在西医那里几乎无计可施的病症,经过蒋金华的针灸技术却可针到病除。
2015年,从外院转来一名56岁的妇女,系因和媳妇吵架,一气之下喝农药,经过急诊抢救,一切生命体征都趋于平稳。可是医护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去唤醒,都不见奇效。家属多方打听,得知蒋金华的针灸功夫对重度昏迷患者卓有奇效,于是连忙转了过来。“这位患者当时来的时候,虽然还是有意识的,但是完全不能自己进食,全靠食管插管。”蒋金华介绍道。针对这样的情况,她采取了针灸结合高压氧的治疗方法。不到三日,患者便成功清醒过来。出院时,身体各项机能均恢复正常。
2009年的一天,科室收治了一名16岁的患者小丽,暑假和同学外出游玩的时候,不幸遭遇车祸,导致严重的脑外伤,因此陷入昏睡,即是俗称的植物人状态。经过蒋金华四到五天的醒脑开窍法的促醒针灸治疗,小丽从昏迷不醒状态到恢复意识,但是仍然伴有头脑不清楚,打人、癫狂、狂躁等症状。于是她针对肢体进行康复治疗。一个月后,小丽便可下床走路了,半年后,这个曾经昏睡不醒的花季少女重返校园。
在蒋金华众多通过针灸得以恢复的病例里,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一对由于先天性缺氧导致脑瘫的龙凤胎姐弟。“弟弟刚来的时候,已经8个月,却呈现完全瘫软的状态,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也不能自己抬头。弟弟送来治疗半年多后,家属见治疗效果不错,把其姐姐也送来治疗。她的情况比弟弟稍好,可以扶着人站立。针对姐弟俩的情况,我分别采取醒脑开窍法和针刺华佗夹脊法,同时配合康复治疗,达到疏通经络、醒神开窍的作用,同时加以药物的治疗,而后每一次治疗都可以看见这两个小生命一次比一次活泼。现在他们5岁了,智力与正常的孩子一样。”蒋金华骄傲地说。
对症下针,善治疑难症
“医”无止境,精益求精为良医
作为一名医者,蒋金华最令人称道的便是“一针见穴”的扎实、精湛的针灸技术,
采访期间,只见她沿着穴位,用一根根毫针刺入患者体内,一捻、一提间手法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在恰当的穴位扎“针”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病痛;灸是提高人体自愈力的武器,用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穴位,可以使人体穴位保持均衡。阴阳平衡,就会百病不侵!而一根根直径不过几毫米的针在蒋金华这里却成了善治各种药物无法治疗的疑难杂症,如中风、脑外伤后遗症、脑瘫、脑炎后遗症、颈腰疼痛、妇科调经等等。
2015年的一天,60岁的老陈找到了蒋金华。老陈眼窝深陷,黑眼圈明显,面容十分憔悴,他向蒋金华倾诉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脖子只要稍微一倾斜就疼,害得我整夜睡不着觉。去其他医院看了半天,也没查出是个什么病,吃了好多药,不见疗效。”检查后,蒋金华发现其患的是“痉挛性斜颈”。这是一种50到60岁期间易患的以颈肌阵挛和肌张力异常为特征的疾病,西医的手术方法难以治愈,吃药效果也一般。于是,她凭借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以开窍顺经为主,针刺五心穴,以达到开窍醒神、
对于针灸的疗效,她从一开始的质疑、迷茫到逐渐了解相信,再到开始勤奋钻研,到现在的深信不疑。
2003年,蒋金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理疗。“当时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不认同针灸这种治疗方法。然而当我真正系统地学习针灸这门专业的时候,发现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可谓博大精深。人体一共有12条主经络,大大小小穴位星罗密布,还有很多穴位至今也无法得知作用。传统中医认为,针灸能够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去热或者去寒。中医有一个通常说法,不通则痛,一旦有了病,肯定有不通的地方,如果通了,疾病也会消失。在舒经活络,通经脉方面,针灸疗效十分显著。”
2007年,学有所成的蒋金华进入市中医医院工作,在神经内科从事针灸临床工作。2013年,她前往天津中医药附属第一医院(国内学习针灸治疗的顶尖学府)进修。正是这次进修,为她开启一道新知识的大门,在这里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醒脑开窍法。“在以前的观念里,以中风为例,针灸的穴位都只会以对应病症的穴位为主,却忽略了因为长期卧病在床,黑白颠倒,患者往往情志不舒,烦躁多疑,所以除了对症穴下针,醒脑开窍法利用人中、双侧内关醒神开窍,并配合天柱、凤池、四神聪、神门诸穴养神调神。”蒋金华说道。学成归来后,她更是把醒脑提神法在临床针灸上运用得淋漓尽致,利用辩证取穴,近端远端相结合,不局限于什么病对应什么穴位,而是从整体出发,在针灸穴位时,既调病,又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