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阳 新 蒋 楠
本报讯 “乡亲们,你们不要睡着了,随时注意房屋情况……”那是灾区上空最动听的男中音,那是灾区群众最温暖的记忆。7月2日下午,衡南县栗江镇暴雨倾盆,水位猛然上升。该镇憩山村党支部书记阳世宝开着自家的小渔船,拿着大喇叭,发出一声声呼唤。“阳支书自己划着船,从下午6点来来回回一直喊到凌晨2点,把嗓子都喊哑了。”村民刘建英回忆当晚的那一幕,心里暖暖的。
憩山村地势低洼,全村沿河呈带状分布,村里15个组有14个组严重受灾,2日早晨6点水位上涨,阳世宝便开着自家的渔船行驶在湘江洪流上,动员群众撤离。
傍晚6点,夜幕降临,水流湍急,部分群众因不愿转移仍旧留在家中,转移行动不得不暂停,眼看水位涨速达到每小时一尺,阳世宝拿着大喇叭,不顾自身安全在村组沿岸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喊:“赶紧上楼,随时注意房屋情况,天一亮我们就撤离。”2.6千米的沿河距离,阳世宝来回喊了9个小时,每半个小时向镇里汇报一次汛情,次日凌晨3点,直到嗓子完全哑了,他才叫人替班回去休息。天一亮,他的小渔船又回到湘江上投入救援。
憩山村的村民李慧英患有内风湿关节炎,行动不便。7月2日洪水来时,她自己慢慢走上了四楼,不料洪水汹涌,当晚水便淹上了二楼,一楼的食物被淹,行走不便的她没有进食。得知这一情况,阳世宝一日三餐都开船给她送来,通过绳索传递到四楼。
因为楼层太高,李慧英行动不便,阳世宝只能向县里申请消防梯进行救援。7月3日下午,消防梯一到,救援行动立即展开,消防员从采光井进入,一人背一人扶,成功救出李慧英。“要不是他们来救我,我自己根本出不来。”平安转移的李慧英激动地说道。
最终,憩山村所有受灾群众成功转移,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我们村干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关注灾情,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保障。”这是阳世宝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的一句话。7月4日下午,3天没有回过家的他,依旧在河岸巡视。